110kV输电架空线路的故障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12期   作者:蔡 璇
[导读]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具有覆盖面积广、输电距离远等优势的架空输电线路逐渐成为我国城乡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蔡 璇
        江西饶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省 334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具有覆盖面积广、输电距离远等优势的架空输电线路逐渐成为我国城乡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架空输电线路主要在室外进行输电作业,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运行故障,因此,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是各地区电力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为确保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了解线路运维常见形式和主要问题,探索运维能力的提升策略,对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110kV输电架空线路;故障;对策
        在全新的社会用电形势下,必须要提升电力系统供给效率,确保电力能源供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发挥出强大的能源保障功能。因此,必须加大对电力系统输电运检管理方法的研究,通过转变观念、升级技术、优化管理等层面,维护电网系统运行的有效性。
        1电力输电线路运行常见故障类型
        1.1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作为输电线路运行常见故障,严重影响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根据当前具体实际情况,造成电路接地故障原因包括三个。具体主要体现在:(1)外力破坏:例如冰雪覆盖、线路遭到雷击、大风导致树木压塌输电线路。(2)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接地故障。例如,输电线路质量未能够达到国家的标准规定,绝缘子、变压器长时期运行,容易出现断裂及老化等问题,从而造成接地故障。(3)人为因素: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时,由于操作不规范,给线路造成损伤。鉴于此,为了降低故障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对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措施,降低输电线路的绝缘故障所造成的影响,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1.2短路故障
        在电力系统当中,短路故障是常见的故障类型。在输电线路当中,这一故障的危害源于瞬时过电流对设备产生冲击,甚至还会产生连锁反应,使原本线路的薄弱点进一步受到冲击,扩大了故障范围,它是对输电线路造成伤害最大的故障。根据短路故障研究发现,电位导体产生短接现象成为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同一线路中绝缘层破损也是其故障发生的原因之一。此外,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艺不良、验收不严格,同样会增加短路故障发生的概率。例如,在线路敷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导线对接,接头施工工艺不良将导致长期运行中接头发热,久而久之将烧断接头引起相间短路。
        1.3超负荷故障
        超负荷又称过负荷,是电流远大于设备可承受电流的一种现象。针对超负荷故障而言,通常又被称之为过载现象。在线路传输电流超过自身可承受的范围时,线路局部连接不良处、薄弱环节处会出现过热等现象,导致绝缘层出现损坏,从而形成短路、断路故障,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火灾。当线路出现着火的情况,不但造成周围设备出现损坏,而且烧断的线路与地面接触,还会造成单相接地故障,有人身触电隐患。由此可见,超负荷故障与短路、接地故障存在较大的联系。
        2输电架空线路的故障的应对对策
        2.1构建完善的输电运检管理机制
        针对电力系统输电运检的发展实际,应当着眼于远景发展的目标,根据能源时代下的变革制定完善的输电运检管理模式。在网络信息化技术持续应用的当下,要重视对现代管理方式与技术的开发利用,将信息技术的优势与管理要求相结合,重塑输电运检的结构和流程,为满足社会电力能源需求提供坚定支撑。就电力系统输电运检而言,首要目标是要深化输电运检的质量,构建更为完善的运检管理体系。

一方面,注重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电力系统具备庞大、复杂的特征,无形之中增加了输电运检的难度系数,因此基于传统分体运行监管的基础上,应当创新管理理念的方法,根据输电运检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更科学的管理体系。既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同时也要强化自身的责权,实施精细化管理思维,将运检目标细致至个体,确保各个运检环节落实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注重以现代技术为支撑,尤其是在完善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强化对新技术的接纳和应用,构建起电力系统运检管理智能化平台,帮助检修维护人员建立组织结构,将运检信息实时、便捷地发送至具体单元,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能与工作要求,以订单式的分配模式促进运检工作的高效完成,并利用专家系统现代科技,给予实时的指导和检查。
        2.2输电运检团队专业化
        电力系统输电运检属于一项基础性工作,但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更迭,传统的运检技术与管理模式已然难以适应新的需求,特别是电力系统智能技术的引进,进一步加大了输电运检的技术难度。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养眼于实际,加强对输电运检团队的专业化打造,使其具备更专业的技术能力,服务于输电运检各个技术领域。一方面,完善系统设备信息档案库,这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变革的基础,通过将输电线路所涉及的电力设备信息数据化,将构建起完善的运检管理体系,为运检人员提供详细的设备信息,通过对各类参数的对比,并以此作为重要依据,及时发展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或者潜在隐患,提升运检的操作效率。另一方面,加强运检团队的技术运用能力,在现代技术持续应用的背景下,具备专业化的运检能力成为基础要求。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技术优势,让输电运检人员掌握相关的信息化能力,强化对电力系统输电运检系统的功能开发,如监控功能的应用,帮助运检人员通过传感器设备所反馈的信息,及输电网络进行科学判断,了解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再如报警功能,即依据系统所反馈的异常报警,快速确定故障的类型的处置方案,以弥补运检人员专业性上的不足,实现输电运检工作管理的便捷化。
        2.3建立输电线路远程监控系统
        由于架空输电线路比较长,传统的运行维护手段不仅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问题发现不及时、故障区域不能快速精准定位等弊端,严重影响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实效性。通过引入互联网、移动通信、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输电线路远程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运行维护手段的不足,切实提升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能力。如在远程监控系统监控下,若架空输电线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接地故障,监控系统会立刻通过故障指示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等技术手段,对线路进行检测,从而快速获得故障类型、故障发生时间、故障准确位置等信息并将信息反馈给电网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根据远程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电路运行维护技术人员能够第一时间的时间到达故障发生地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架空输电线路恢复正常。可见,建立输电线路远程监控系统既能够显著提升运行维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又能够有效增大运行维护工作中的技术因素,真正实现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能力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是非常重要的运行环节,它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此,电力部门必须要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检查,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上报与处理,做到将影响降到最低,以全面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彬,周秀,刘威峰,马云龙,马波.架空输电线路220kV复合绝缘子闪络故障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7,35(01):84-87+91.
        [2]陈化君.110kV架空线路频繁跳闸的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电世界,2019,60(03):22.
        [3]张兆钰,钱亚勇,杨佩旭.西北工况下架空输电线路铁附件失效典型案例分析[J].甘肃科技,2019,35(02):107-109+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