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健
广东电网河源连平供电局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河源 5171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多供电企业都引进了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模式。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出其管理效能,需要针对具体的管理策略及保障措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及其发展形势,之后着重针对其管理措施及保障机制进行了相关探究,希望所提出的观点及建议能够为大家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下;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应用
引言:在当前的电力计量工作中,先进的计量设备虽然推动计量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的核心动力,但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计量人员的工作能力却是其重要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针对电力计量超标准化管理应用策略及其保障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构建起一套先进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推动供电企业和电力系统的健康平稳发展。
一、电力计量标准化的意义
对供电企业而言,加强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不仅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降低管理成本,还可以为电力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些对于提高企业品牌形象、服务品质和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电力计量工作标准、技术标准、执行标准方面进行严格管控,而且电力计量工作本身存在较强的复杂性与专业性[1]。因此,要想真正体现出电力计量标准化的核心价值,需要供电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我国电力计量发展形势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我国加快了电网建设的整体进程。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仍有部分地区仍存在用电紧张、供电质量差等情况。这也是我国电力系统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着重解决的一项突出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凸显出电力计量技术及其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为此,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这些管理措施不仅对电力计量标准化工作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更为今后的电力计量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下一步工作中,除了加快电力设备改造、升级的整体进程以外,还要针对电力计量技术加大研究力度,实现更深层次的开发与应用,促进电力计量智能化水平与精确程度的整体提升[2]。
三、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的应用途径
1.构建标准化计量管理体系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电力系统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极大的促进了电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为计量标准化监管的全面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对于各大供电企业而言,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持续贯彻落实现代化、标准化原则,面向全体职工加强思想观念上的引导,使大家牢固树立起规范化、精细化计量工作意识。与此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起一套标准化电力计量管理体系,为后续工作的优质、高效、有序开展提供指导,还要针对以往的计量流程进行优化,剔除掉那些不符合供电管理需求现状的制度条款及管理措施,新增标准化管理制度及相关执行标准与实施细则,构建起兼具实效性、可行性、科学先进性的监督管理机制,为电力计量结果的精准性与可靠性提供制度体系上保障。此外,供电企业还要致力于打造计量信息化系统,通过该系统,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管。一旦系统监测到异常数据,立即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工作人员,确保在最短的时间使异常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将各类电网故障控制萌芽状态之中,降低电网故障对供电质量的影响[3],促进客户满意度的整体提升。此外,通过构建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体系,还可以提高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方便电力用户都对供电企业进行监督,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2.配备标准化计量设备
供电企业在全面推进标准化计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为其配备完善计量设备及检测设备,并且确保设备运行系统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确保电力计量工作有效开展。在这项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严禁把控采购关。在选购计量设备时,务必选择正规生产厂家,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采购人员需要与销售人员明确设置装配、调试、运行监测、维修养护、系统升级等相关事项,为后续使用过程及养护工作提供必要条件[4];其次,建立计量设备管理制度。绝大多数电力计量设备都存在较高的精度要求,通过制订设备管理制度,工作人员使可以按照要关制度要求定期对计量仪器进行精度检测与维修保养,确保其使用性能符合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相关要求;再者,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在每次设备采购、精度检测、系统升级、设备维修过程中,都会生成一些数据信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计量标准化管理,管理人员要建立起设备档案,以便于实现更加高效的计量设备管理[5]。
3.制订计量标准化应用机制
每一家供电企业对于电力计量都存在不同的管理需求,导致设备仪器与技术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需要企业依照电力行业标准及国家相关技术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一套电力计量标准化应用机制,推动检测设备仪器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有效对接;此外,供电企业还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并为此项工作配备高水平、高素质、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确保各类计量仪器设备得到及时有效的系统升级和技术监管,为计量数据的精确性与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其次,针对电力计量标准化技术应用建立起动态监管机制。在日常工作中,技术人员要针计量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随时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并且形成质量检测日志,及时发现和解决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最大限度缩小电力计量数据的误差;最后,供电企业结合客户的差异化用电需求,对电力计量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提高电力用户对于供电服务的满意度[6]。
四、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为其提供支持与保障。对此,需要供电企业为其提供以下保障措施:首先,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将最新的电力计量管理理念、工作方法与先进经验传递全体人员。同时,还要讲求培训方法的多样性与实用性,例如引进案例分析,开展现场演练等方式,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其次,出台长效激励政策。企业要面向全体技术人员推行激励措施,鼓励其积极投身到技术研究与技术创新当中,对于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可以采用物质奖励、岗位晋升等方式给予嘉奖,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为计量标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结语:对于电力系统而言,通过推广电力计量可以全面提高工作质效和服务水平,促进电力用户满意度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对此,供电企业要针对电力计量工作加大重视程度与管理力度,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构建起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模式,实现真正意义齿电力计量标准化的管理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鹏.供电企业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22):148-149.
[2]严绍奎,伍祥.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12):240.
[3]刘拓.提高和加强电力计量技术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农电管理,2020(02):32-34.
[4]王开元.新形势下电能计量的标准化管理探究[J].湖北农机化,2019(23):60.
[5]周威,张馨予,李金彪.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与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24):177.
[6]王庆利.电力计量管理发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