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梅
内蒙古电力(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局 010300
摘要: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企业文化的科学涵义及其核心,重点从六个方面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强调“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最后简述了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文化的科学涵义及其核心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全体员工的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上所形成的共有的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与奖惩规则等的表现形式。是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向心力及持久力,反映企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价值体系和文化形态的企业观念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融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于一体的微观文化。
2企业文化的层次构成
企业文化是一个有层次性结构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由(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四个层次组成。各层次又表现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处在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统一体中。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文化。所谓物质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出的适应(或满足)社会物质需要的那部分产品,譬如生产经营的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和运输工具,产品以及文化体育设施等。物质是人与自然进行交换的手段。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被人们有意识地改造为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产品,创造出了企业文化结构和第一个层次。企业物质文化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水平,如企业的生产资料,厂房设备,物质产品等这些纯物质的存在物,不但可以体现出企业的物质生产水平,还可以体现出人类加工改造自然物质的能力,也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水平。如果企业人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能与物质生产工具有机地结合,也即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他们所掌握的工艺技术就可以充分物化为企业的物质生产力。
第二个层次是行为文化。它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协调人际关系的活动和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等。现举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某某企业在员工手册中明确确定了日常接听电话,接待来访,日常交流等正式场合标准规范选用语以及其他具体要求。这些实际也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范式等文化特征,也是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目标的动态反映。
第三个层次是制度文化。它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与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观念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规章,组织机构等。企业制度作为企业价值观念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虽然是一种硬性的约束,但人们通过严格履行制度,使企业所倡导的行为理念转化为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变他律为自律。发展和完善企业文化,要求职工改进行为方式,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企业通过企业制度文化把企业倡导的行为和观念体现出来,借助规章制度的力量来约束职工,职工在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外在因素影响下,自觉地按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对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加强有助于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第四个层次是精神文化。它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培育并加以提炼的体现企业风貌,战略目标,激励员工奋发向上,规范企业行为的群体意识,它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它是企业之“魂”,是企业文化最深刻最具特色最形象的反映,是企业生存和立足的信念力量,能事事处处,时时鼓励员工身体力行,达到有效的行为目标。企业要生存,其基本硬件必不可少,但是得企业生存的基本硬件具备后,企业精神文化因素,人的因素就成了至关重要,且位居第一位的东西。企业精神一般可浓缩为简短精炼的字句,以标语,厂歌等形式表达出来,用以激励企业全体员工的意志和热情。
比如我国特大型企业包钢的企业精神是“团结,奋进,严细,创新”,我国长城特钢公司的企业精神是“争第一有功,夺红旗光荣,创一号有奖”。在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是卓有成效的。集团公司结合艰苦创业的历程,综合企业内外各方面的意见,经过反复的酝酿讨论,创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努力拼搏,勇于攀登,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企业精神文化。
3企业文化的建设及其根本所在
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来源于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抓住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具体讲也就是要强调并突出人在企业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人的智慧并挖掘人的潜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其关键处就是通常所说的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工作和整个过程都纳入以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始终坚持人是企业的主体和财富的主人翁地位。这个定义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因为,人是具有社会性且会思考的高级动物,它们不但要衣食住行,而且依据自身的条件开展着实践和创造活动,同时他们还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的人,因此,他们自然就要求并希望能生存在一种和谐愉快而又富有朝气的环境之中。作为企业高级主管,对待企业中的人不仅只从经济角度,从经营目的和经营手段及其主次关系上去考察,而且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及道德各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考察。大量实践证明,只要尽力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实现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文化管理。
二是坚持人本与人力的统一。在看待人方面不只是限于经济领域和经营管理角度,也并未否认“人力”在企业中的价值,而是把人看作是企业的主体和主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极力提倡重人并重物,实现人本与人力的统一。
三是赢利与奉献的统一。作为企业主体的人不是单纯为企业追求利润和物质财富而工作,同时还有比此更高的追求目标,还要为企业创造社会价值和社会财富。因此,企业既要抓赢利,同时又要抓对社会的奉献,从而实现经济与文化,赢利与奉献的科学统一。
4结束语
企业领导要心系职工,凡事突出一个“爱”字。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一个“爱”字。作为领导者要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是职工的“家”。首先就要爱护职工,关心职工。努力形成上级关心下级,领导关心职工的风气和传统。各级领导干部把职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时刻牢记在心,切切实实地做到急职工所急,想职工所想,实实在在为职工办实事,尽心尽力帮助职工解决困难。
参考文献
[1]张晓飞.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1):183-184.
[2]张士军.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9(06):110-111.
[3]李杨,刘广磊.国企企业文化需要新模式[J].经理人,2019(02):68-71.
[4]汪长礼.企业文化与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路径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8(16):70-71.
[5]易兰.浅谈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7(17):98-99.
[6]李晓峰.论企业文化管理观念及其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运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9-13.
作者简介:姓名:贺梅(1992.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内蒙古清水河县,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企业文化,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