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员教育“共享服务” 打造基层党建价值创造的内生驱动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12期   作者:李迎芳 陈涛
[导读] 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机制、促进提升党建价值创造能力,国网云和县供电公司紧密围绕关键核心,延伸“共享教育”理念
        李迎芳  陈涛
        国网云和县供电公司
        
        概要: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机制、促进提升党建价值创造能力,国网云和县供电公司紧密围绕关键核心,延伸“共享教育”理念,创新打造党员教育“共享服务”模式,突出“师资共享、课件共享、实践共享、价值共享”四个特征,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为加快构建“四型一化”党建格局注入价值创造的内生驱动。
        关键词:党员教育 共享服务 实践 价值创造

        一、项目背景
        (一)新形势要求凝聚组织引领心力
        如何加强党建引领和组织发展,是新形势下适应基层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准。但是转型改制重压下的供电企业却往往因为多样矛盾形成认知冲撞:形式重于内容,部分党员停留表面,存在“一刀切”思维,没有“应势学”进行对标对性的学习和落实;业务大于党务,部分党员集中业务,把思想教育当过场、把组织生活当负担,宁当无功无过的“传声筒”而不做深研深究的“精工匠”。
        (二)新环境要求积聚教育管理活力
        在管党治党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隐患:谋划缺乏活性,党员教育在方向定位、组织协调和内容把控方面较单一,解读内涵过于狭隘,缺少吸引力和归属感;方式缺乏活度,目前党员教育以组织生活为主,存在绝对化或机械式的“应试”现象;管理缺乏活量,缺乏对师资质量、主题覆盖、制度落实等情况的动态掌握和常态监督,致使顶层设计泛化。
        (三)新格局要求环聚价值创造合力
        围绕“旗帜领航·三年登高”工程和党建引领机制路径深化的新格局下,需着力解决三大问题:资源整合上要拆“围墙”,对党员教育内容、阵地、团队、渠道等资源优化集中,不断厚植融合;创新创效上要凿“壁垒”,结合大数据和融媒体实现内容上延伸覆盖,机制上循环衔接、载体上突显精益;责任落实上要破“界限”,“用好每块砖”、“搭好每个伙”,着力解决党员内部的“独角戏”关门教育问题,强化实践发力、共享发展。
        二、内涵和主要做法
        (一)内涵
        基于新征程、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工作必须站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站位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政治立场,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和组织发展统筹谋划和全面推进。项目纳入“共享共融”思维,延伸“共享教育”理念,瞄准教育资源零散藩篱、聚焦教育对象诉求热点、重视教育成果分享路径,集中突出“师资共享、课件共享、实践共享、价值共享”四个特征,创新打造“师资集、课件集、实践集、价值集”落点路径,实现顶层设计开放共享、资源整合集中共享、责任践行参与共享和价值开发落实共享,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和价值创造力。
        (二)主要做法
        1.孵育“兼职团队”师资集,优化教育系统性
        一是锻造“优势共享”培新队伍。以各党支部为基准,抽选政治素质优良、工作业绩优秀、表达能力良好和技术技能出众的基层干部党员,从党建基础理论、专业专项导学和三大角度切入优势互补、责任互为的量化培训目标,面向基层组建共享党员教育兼职培训师队伍;以支部书记为对象,开展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活动,主要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坚决彻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党学党论,强化中心组学习能力、提升领导班子工作能力,面向发展补强共享党学教育及支部书记讲师队伍。二是打造“内容共享”学教链条。以“书记开讲”微党课竞赛形式“以赛促学”深化理论探讨和精神传承,9名支部书记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梅湾村延伸红色血脉,通过提前与社区、村支部交流党课工作经验,积极与革命基因地、红色文化村互融主题内涵,充分把党课系列活动融入“浙西南革命精神学习”,营建共教红色传承氛围;以“耕耘讲坛”系列形式“以教导学”提升任务教育和能力提升,通过“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建培训、“信息技术与泛在电力物联网”专业培训和“针对国内外的经济金融形势开展依法合规治企”管理培训3大主题13类目内容,从意识形态、企业建设、依法治企三个领域融合共学强化红色基因。三是筑造“域内共享”教育平台。充分适应新媒体环境,完成中组部党员系统与国网党建系统准确对应,依托“学习强国”APP、“三会一课”系统开展双线课堂,通过全线覆盖有105名在职党员线上进行学习,共购置24本包括党建类、营销类和欣赏类的书籍进行下发,深化党员登高平台落地,做好“内容党学”;有效运用经验互鉴互存,和县域党委、兄弟支部和社区单位开展党员教育,组织内外共联“1+1”支部结对,外链上白龙所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分别与雾溪乡坪洋岗村党支部、路西社区党支部结对,内置上,组成4组支部结对,通过“共建党学、共言党论”,形成教育共享圈。
        2.制作“主题党课+”课件集,强化教育规范性
        一是以兼职培训师为主体,制作“公开课课件”。落实“主题党课+形势政策”,以内容指向性,聚焦党建讲话、形势政策、规章制度等,设计“两学一做”、“优秀党员”等主题微课;落实“主题党课+经典品悟”,以目标前沿性,抓实红色经典、经营管理、文化礼仪等,设计“匠心聚力”、“文化供给”等践悟课件;落实“主题党课+典型示范”,以模范先进性,瞄准现有先进标杆、典型经验、样板案例等,梳理形成并研究讨论17份成果报告。二是以基层党各支部为主体,制作“内训课课件”。

推出“主题党课+支部自制”,各党支部根据实际专业特点、急需解决的需求,自制9个支部特色主题党课,加速党员特色目标学;推出“主题党课+支部邀课”,各党支部自行选择兼职培训师,为本支部制作课件并授课,加快党员专项对标学;推出“主题党课+支部定选”,创新“一定二谈三答”模式,即征求意见定主题、两种形式谈体会和三方交流答疑惑,设计兼具时效实效的课件,加强党员问题导向学。三是以内训师储备为主体,制作“特色课课件”。组织“主题党课+企业内训师”培训,通过课件设计能力、教材准备及授课能力检验,开发《掌电2019宣传》、《手竿钓鱼技巧》等15个主题的专业特色课件,从培训准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教学素养及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研判课件价值和教学实效,同时估测15位内训师的培训成效和能力等级,纳入到员工职业规划和成才成长渠道,应用于岗位选拔和内部培养,同时择优参与省市公司竞赛,增加能力塑形。
        3.打造“七巧图主题党日+”实践集,深化创效性
        一是横向上构连“七巧内涵”主题党日。以专业问题和民生需求为导向,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板块为内容路径,即红色“政治引领”、橙色“优质服务”、黄色“民生民情”、绿色“文化聚心”、青色“风清云和”、蓝色“安全护航”、紫色“创先争优”,逐步铺设党建标准化、红船服务、民生民情、卓越文化传播落地、党风廉政建设、配网建设政治保障、创先争优七大工程,逐一分阶段、分步骤、分方向的开展主题党日实践计划。二是纵向上挖深“七巧共享”触角延伸。以二十四节气表为时间路径,以“主题党日”竞赛为实践抓手,创建支部“七巧选一”定向赛制,开展志愿服务实践,通过“3+X”模式,即有序组织一次入党宣誓、一次学习研讨、一次专题党课和若干岗位特色实践,开展“电力服务 暖心入户”、“掌上电力、云上有礼”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组织红船服务队特色实践、“畲乡旅游+电力”主题实践等,进一步深化支部特色教育管理实践和基础组织“强基固本”工程,提升教育实效、共享实践成果。三是合向上统筹“七巧驱动”引领发展。以“七巧路径”为根基,依托“全员效能提升行动”实施策划,开展“工匠”微课堂系列活动。通过选树班组老职工,分享刘化荣党员典型经验和技能讲解,提升全员学习参与度、全盘先进渗透度,从乡村电网补强、优化营商环境、民族村样板打造等乡村振兴、阳光服务等方面强化先锋模范传动带的输出,同时从工作机制上探索建立党员教育与社会责任的融合衔接机制,党员教育与管理服务的协同工作机制,促推党员教育从“体内循环”走向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4.构建“云鉴综合体”价值集,实化教育灵活性
        一是全力纵深阵地资源碎片重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教育引向和机制引擎作用,集约现有线上线下党建阵地资源,组合形成党建微信工作群、云电新声月刊、支部党建阵地和党建云图工作室共建共享的“云鉴”综合体,实现阵地资源“价值集中”、教育产品“精准扶植”和党建经验“双向互输”。二是全面覆盖渠道联动搭载。充分发挥支部在基层党员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开展“先锋讲坛”、“关爱家园”等一系列结合电网改造专项保供电、服务公司及地方经济建设和文明实践树新风等重点任务的多维活动,通盘开放教育实践和教育服务在实际工作中的联动联建。三是全速紧密综合价值载体创效。创新“一图一表一协议”载体,即依托大党委工作,制定党建资源共享地图,建立特色实践经验交流共享机制;借助教育共享圈,制定党建共建联系表,形成五项要素明细清单和共建协同机制;结对司内、域内党建支部,签署党建地图范围内的多方共建协议,开展党性教育+交流研讨,建立价值创效推广和共享。
        三、项目成效
        (一)基础立根,教育站点全覆盖
        打造承上启下、合纵联横的教育优势。通过“四集路径”最大限度集约教育资源,加速基层支部不断合建、基层党员持续协作,促进教育门槛下沉到基础站点,渗透教育内容覆盖到支部党组,同时支部全力贯通内外共学,建立6组结对支部,形成党学教育合力,营建了“共驻共建、共享共学、共融共通”的教育集优环境。联合多维融合、定向协同的远教堡垒。通过思想定心、服务定责和实践定点的教育共享圈围造,先后开展“大学习大调研 大讨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13次集中学习,5次读书班学习,巧借域内环境和支部内力的联动发力,强化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成果运用,并为第二批主题教育建立示范,有效推动了教育与发展的互通互进。
        (二)精管塑魂,党员教育严要求
        有效落实因势制宜的教育方式。通过开展书记开讲、党员开谈的共建教学活动,结合“大学习 大讨论 大调研”活动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明确了形势任务和党建目标,增强教育“获得感”和“归属性”;开展专向全选、定向自主的“七巧图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强化党员教育的政治性和支部建设的凝聚性,精准深耕了党员实践在社会责任根植、卓越文化厚植和优质服务践行方面的落地,增强教育“责任感”和“先进性”。充分纵深导向问效的教育功能。以问促教打造两类课件,以专课形式、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分类施策、分级覆盖,做到“三突出”,提升党员责任意识和学习业务水平。以效促学建立多项平台,以“互联网+”新媒体媒介等线上渠道打造党员教育共享服务平台,促进党建在学的效应性和教育共享的延展度,党员教育考核成绩明显,支部“三会一课”系统录入每月考核指标均达100%。
        (三)责任赋能,价值创效上水平
        创新全境发展、全能发力的价值效能。通过以教育阵地、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为共力的“云鉴”综合体,聚合优化载体集提升,强化了党建教育的全面性、满足岗位学习的差异化,有效克服基层党员教育路径和内容的狭隘性,提升基层党组织的“三力效应”,整合纪检、宣传、监察等各方力量,围拢对党员教育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加速党建价值在中心工作中的汇融。提炼共建共享、互进互鉴的教育成果。通过延伸“共享教育”理念,把思想引领、文化聚心、情感关怀、创先争优四大重点纳入到实际教育管理中,实现多个“成果+”教育共享,配合城区和4个供电所5大党员责任片区、主题党日实践等具体途径进行先进塑效、推广落地,形成工作机制协同开放、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成果增值增效的党员教育新局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