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12期   作者:李春会
[导读]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系统出现人为或非人为故障后获得有效的屏障,也是保障电力系统内部设备安全、避免系统大规模停电的最基本、最有效技术手段
        李春会
        巨野县峻阳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山东 菏泽  274000
        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系统出现人为或非人为故障后获得有效的屏障,也是保障电力系统内部设备安全、避免系统大规模停电的最基本、最有效技术手段。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危险点,影响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功效的正常发挥。基于此,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概述
1.1 运行维护原则
        为保障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构建起完善的继电保护运行维护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确保运行安全。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稳定性与电力系统使用安全作为核心目标,采取一系列手段措施实现这一目的,如开展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与定期检验、装置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检修等工作。第二,宏观规划、逐步落实。考虑到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宏观规划方案,将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具体任务,分层逐步实施推进。
1.2 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内容
        为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避免出现误动、拒动现象,确保装置可在电力系统运行故障出现后的第一时间执行相应保护动作。因此,应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发现装置潜伏故障。而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检验项目包括整组动作检验、机械部分检查、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测量、电气特性试验、分闸电压测量、主变差动保护带负荷校验、二次通电试验等。以继电器相互动作检验项目为例,工作人员断开继电器检验期间可能引发误动作的回路及压板,随后,将盘上直流电压调整至运行工况。最后,根据试验期间的继电器保护动作执行情况与顺序,判断继电器安装质量是否达标、检查装置动作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迂回电路。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构件质量不达标
        在整个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过程中,其运行稳定可靠性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如相关保护装置器件、设备与运行质量标准不符,抗干扰能力较差,导致继电保护中出现失控掌握、错误操作。甚至出现发电机高频保护误动停机,对整体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2.2 保护原理不完善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高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问题时刻发生,极易导致测量及定值部分、执行部分处于疲劳状态。而测量及定值部分、执行部分疲劳问题的出现,会增加保护原理出现缺陷,进而致使高厂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停机、变压器无故障跳闸等事故频繁出现。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对策
3.1 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安全控制标准分析
        继电保护现场作业主要内容是供电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基建工程项目、异常故障处理工作等。继电保护现场作业的安全控制工作是通过专业化的技术规程和完善的监督机制,保证现场安全设备试验、检修工作都能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为此需确保在作业过程中能够落实各种标准规程,并通过做好控制工作减少现场存在不安全因素,避免设备故障和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通过全程控制工作,保证对继电保护现场的安全作业的安全控制,因此对于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来自于以下标准:
控制现场的人和设备,保证其安全,避免设备出现损坏或者人员受到事故的伤害;对现场必须进行良好的二次保护,避免因工作中出现误碰误撞导致二次伤害,尤其要做好对危险设备的防护,防止出现事故;现场需严格遵守继电保护作业标准化的要求,做好对三次无伤事故的控制,保证现场安全;构建制度化的作业安全监管标准,加强对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控制;加强在作业后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对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术的考核。


3.2 日常维护
        对继电保护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减小外部环境等因素对装置可靠性造成的影响,预防和减少运行故障的出现,确保装置使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藉此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多数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故障在出现前期具有明显征兆,通过开展维护检查工作,可判断继电器等装置是否存在脱焊、变位倾斜、烧伤等故障,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3.3 注重设备构件质量检查
        为确保继电保护设备以及辅助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的选择市场占有率高、设备先进、技术成熟、误差较小、运行曲线较好的设备。同时更换相应电力系统设备、增容扩建设备保留冗余,为电力系统稳定可靠、长时间运行奠定基础。同时考虑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组成部件繁多,可以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主成之——二次回路为重点,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功能的测量部分、现场信号输入部分、输出执行部分、逻辑判断部分二次回路入手,结合继电保护的功能要求,构建状态检查体系,寻找各等级电压操作、雷电的天气对二次回路的影响。随后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回路——断路器操作回路为对象,将传统继电保护的开关量、电气量进行逻辑计算,随后交由操作回路,促使操作回路转变为板块化、小型化构架。在这一构架中,对电缆、元器件、节点等质量进行检查,避免电缆绝缘等因素导致的二次回路接地、断路器误动(或拒动)问题出现。
3.4 加强工作人员技能培训
        由于继电保护作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涉及到非常大的知识面,尤其是在近年发展的过程中大量新技术被投入到其中,有很多新方法被应用,导致无论是继电保护的硬件还是软件都在快速递换代和更新。为此需要继电保护人员充分掌握原有的基础知识,而且也能熟练掌握通讯和计算机技术,这样才能全面地识别工作过程中的危险,并能做到有能力解决问题。为此,培训工作除掌握各种实际技能和方法,也要了解相关技术的使用方法,并且带领继电保护作业人员更深入、更细致地了解各种安全问题,保证继电保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保障工作现场的安全。
        对于培训工作,除了要有传统的课堂的培训,同时也需要进行现场培训,包括知识培训操作、现场技术问答、实际操作作业分析等。引导工作人员学会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在实践中熟悉规范,从而提升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同时也要加强对人员意识上的培养,为此需要在作业前、作业后都进行安全宣传活动,不断宣传各种安全理念,构建起维护安全的氛围。
3.5 二次设备状态监测
        在传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模式中,受到技术限制,往往采取人工巡检方式来掌握装置运行状态,实际维护效率较低,且所采集监测数据上传整理步骤较为繁琐,数据时效性有所不足,仅可反映一定时间前的设备装置运行状态,并无法反映实时状态,运行维护工作存在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电力企业应推动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机制的信息化发展,构建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系统具有设备远程监测、在线自检、通信传输、远程控制、数据计量等使用功能,既可以基于程序运行准则,自动对变电所内二次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在用户界面上以图表形式加以显示。同时,还将提供在线分析决策、智能调节、保护信息管理等服务。
4 结束语
        综上,继电保护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基础入手,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人员素质,保证日常工作的安全,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因此需构建标准化的流程,并做好对人员的培训,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对现场的管理,有效控制作业过程中的难点和危险点,保证现场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与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20(10):218-219.
        [2]丁宝帅,崔悦,李琳,李淼,高永俊,张成,王志宏,韩明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152.
        [3]李翔宇,郭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措施[J].数码世界,2018(05):272-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