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12期   作者:郑芳芳1 徐骏2
[导读]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须的土木工程领域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郑芳芳1  徐骏2
        身份证号码:13092519820910****
        身份证号码:21020219790114****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须的土木工程领域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土木工程是建筑业的核心部分,加快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是建筑业实现行业进步发展的主要关键点。施工企业单位通过数量众多的工程建设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相对于国外依旧存在着差距,如何更进一步推进施工技术改进和革新是当前专家学者探讨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状问题;创新分析
        引言:现代化的步伐不可阻挡,建筑业本身所具有的发展速度不可轻视,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将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打造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位于世界顶尖水平,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施工技术后备性人才充足等。愈加成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代表着的是中国建筑业、信息产业及管理监察体制的发展完善。本文将在真实案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方法。
        一、关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问题研究
        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较为完善。但依旧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健全、技术更新速度不高,以及审核管理人员相关标准规定未能被遵照执行的问题。如何将现今存在的显性、硬性问题发现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是当前专家学者关注的课题。各式各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存在互相脱节现象。只有能有效指导实际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理论,才是被历史证实的理论。在现实情况里,有很多理论都是过于空虚,属于典型性质的脱离实际。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会面临施工技术、材料规格、性价比等因素的选择和衡量,施工方应该在综合各类因素的情况之下,努力做出最合适、最适应当前情况的判断与决定。大多数施工企业没能形成成熟的技术规范,对相关施工人员自身的标准制定也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现状。即便在同一种行业之内,各项施工技术、材料性能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在不同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指导理论。而部分理论与实际脱节的企业的指导思想则明显与现实格格不入,出处很大。
        2、企业间施工技术标准不统一,差异较大。中国现阶段的土木施工工程之中,往往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行业内部没能确立统一的标准,不仅仅是关于原材料价格,还有人力成本、技术差异、经济效益等都是一部分。在施工合格标准未能达到的情况之下,由于行业内并没有确定的规范法则,对低质量工程企业的监察、审核力度不够,造成形象工程充斥市场,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关于后续监察与审核也应该制定相关规范,避免所謂的低质量工程。
        3、缺乏技术管理与工程审核、监察机制,难以发挥监管对技术管理的巨大作用。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会阻碍施工技术的施用与更新,监督监管工作的欠缺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进入市场上的工程质量不过关,安全隐患时刻都在,难以消除。建立专业的监管部门,落实相关监管部门的监察、审核作用。深入开展监察活动,减少流于表面的形式做法,更多地去直击痛处、不打“持久战”。管理机制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步伐。
        4、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缺失、不达标技术部分占比较大。土木工程领域内涵盖的物理、力学、光学知识复杂,并不是简单的学科理论,而是多个学科知识的结合。施工技术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可变化性,只要是基于基础的力学、机械理论知识,就可以在其上延伸出很多的变化,施工本身具备着很强的不确定性。而部分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相关技术理论不健全,加上缺失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欠缺专业培训人员与机制,工程不达标现象普遍存在。
        2、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改善建议
        施工技术在推进企业单位更好、更高效完成土木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施工技术的创新与选择在提升土木工程质量与安全性能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关注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升级,才是提升土木工程建设更进一层的制胜法宝。施工工期、施工人员素质、施工后备资金支持等因素虽同为制约工程质量提升的因素,但显然创新性的技术才是能够帮助企业单位更好地完成工程的关键点所在。
        1、选择施用更为先进的基坑、钻孔、灌注技术,保持施工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预应力锚杆-灌注桩体系在底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区域更具有实际施工效果。深基坑的附近土层松散程度较高,相关稳定性较差。土木工程施工中同样被广泛适用的就是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实际情况的考量、施工区域内具体的土层、地基状况终究与理论上的知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科学的施工方法、施工材料设备的合理挑选、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都是推进土木工程行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为了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选用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现代技术也是一大路径。
        2、施用更为先进、更为环保的新型材料,土木工程逐步迈向新材料体系
        社会如今的标准已经不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随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并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选用更为环保、绿色的土木工程材料便成为时代要求。市面上如今有着多种适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的材料,但很显然并不是全部都具备着良好的环保性能。隔热、隔音、无污染的新型材料是当下社会大众最喜欢的,也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新型材料的使用除了土木工程在质量上实现飞跃之外,在发掘更好的抗压性、抗变形、稳定性等方面也同样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大大提升客户满意度和施工质量。
        3、开创新的施工方法,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方式创新
        传统的施工技术在当下已经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唯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在如今的时代里谋的一席之地。好的施工方法的施用能够很好地节约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升工程效益。科学的施工方法例如预应力在各个项目工程上的应用,地基的不稳定性导致很多大规模的工程难以开展,而相对应的效益也被白白流失。这就更要发挥技术对现有情况的改造能力。
        4、把握时代机遇,迎接时代挑战,充分发挥好当下信息技术大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以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时代技术为支撑的自动化、信息化体系能够很好地提升机械运转的效率。而以智能化为依托的设备操作系统也能够减少人工操作的占比,使更多岗位由电子计算机远程控制,降低人员受伤风险,保护专业人员安全。自动化的操作系统可以保证全天候、全时长不休息,以时间赢得效率。在后期工程施工监管中,施用智能化、信息化的操作管理系统也可以保证机械始终处于运行的最佳状态,实时监测的监管方式确保了设备检查维修的及时性,降低了安全风险。
        3、结束语
        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使得行业领域空白的窘境被一步步放大,即便经由多年的发展,我国土木建筑行业依旧处于一个较为中等的水平。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土木建筑领域,若想要达到在世界上的顶尖地位,依旧有着很长的路要走。而对于正处于职业教育的高职学院院校,党和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资金帮扶,为土木领域进行后备储能人才的培养,保留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徐国刚.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问题分析与创新研究[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20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20:2.
        [2]林芙艳.分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居舍,2020(24):65-66.
        [3]阿尔木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206.
        [4]原凯.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