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鹏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通过对BIM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为电力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提供帮助。本文将阐述当下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三种运用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模式的构建路线以及应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优缺点,并探讨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难点,总结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BIM技术;电力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工程造价管理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想要进一步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优化BIM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只有切实保障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各方参建单位明确BIM技术的运用模式,方能确保BIM技术的效用最大化,为整个电力工程建设提供支持与帮助。
1 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运用模式
1.1基于自主平台设计模式
1.1.1构建路线
该种应用模式以CAD平台作为初期设计用平台,通过自主BIM技术进行设计翻模,而后通过自主BIM平台提量,利用计价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计算,最终得到工程造价信息。
1.1.2优缺点
该种模式的效率较高,应用成本也较低,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该模型并未真正意义上将BIM技术的核心价值凸显出来,在当下的电力工程建设的应用过程中,仍然有部分功能被忽视,无法通过BIM技术实现对整个电力工程造价管理。
1.2以CAD为设计平台的运用模式
1.2.1构建路线
该种应用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以CAD平台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初期设计工作应用到的技术平台。通过CAD技术相关的软件,完成设计图纸的拟定,而后将设计图纸中的相关信息录入到BIM相应的软件当中,在该软件中,使用BIM技术,构建3D模型,并利用BIM技术实现对该模型的深入分析,计算并总结电力工程项目的总体工程量,而后计算工程量的造价数据。
1.2.2优缺点
在该种方式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质量、成本、进度进行有效管控,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但是该种运用模式同自主平台的运用模式相同,并未真正意义上发挥出BIM技术的核心价值。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1.3基于BIM平台设计方案的构建
1.3.1构建路线
该种模式的应用方法将不再依赖于CAD平台展开设计,而是通过BIM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通过BIM自身具备的工程造价提取功能,来完成对整个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计算工作,并且将相关信息导入到相应的造价软件当中,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计算与预估。该种模式的构建思路主要以BIM为主要平台,并且利用BIM技术自带的功能,实现对模型工程造价的提取,而后将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发往相应的计价软件,经由计算,得到工程造价信息。
1.3.2优缺点
该种模式能够进一步深化应用BIM技术,将BIM技术的核心价值凸显出来,最大化的提高了办公效率以及工作效率。但是,该种应用模式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另外,在展开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知识产权部分可能出现的问题。
2 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运用难点
2.1实施难点
2.1.1数据量大
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进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其源于工程项目本身较为繁杂的工程造价以及施工种类[1]。这也就导致了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时,不同种类的信息数据计算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计算过程过于复杂。如若使用定额计算的方式,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完成相关信息模型的构建,并且根据计算规则分配于不同的信息模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展开的工作较为繁杂,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在展开计算的过程中,极易浪费大量时间,反而导致了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以及工程造价增加。
2.1.2电力工程定额和计算机规则不匹配
如若采用BIM技术,对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计算,便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总结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的计算规则以及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结构,构建工程模式,完成工程造价的计算[2]。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便有可能在计算的环节,出现电力工程的计算规则同工程的定额不适配的问题出现,导致在前期的造价计算过程中,内部的部分代码则呈现于开放状态。这也就导致了工作人员无法通过BIM技术,以建立模型的方式,对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计算。并且在计算的过程中,模型是始终不变的,无法根据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无法在BIM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其自身的自动化效果,导致BIM技术无法得到有效应用。
2.2提高BIM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2.2.1制定合适的方案进行工程造价的计算
想要保障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就要进一步提升对大量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计算效率以及计算水平[3]。这就需要相关单位以及部门设计合适的计算方案,实现对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有效计算。除此以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BIM技术的应用,通过对电气设备、墙体以及柱梁三方面进行深入计算,完成电力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计算优化。在墙体工程中的计算工程造价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各环节以及各流程的相关信息。而后根据电力工程的定额规则,对墙体部分的造价进行计算。最后便可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BIM模型进行适当调整,控制工程造价计算的误差范围。在梁柱工程造价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展开相应的计算工作,并在BIM技术的基础上,优化工程造价的计算方式。在电气设备的工程造价计算时,需要根据不同电气设备的计算公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模型族,设置相应的参数,完成工程造价的计算。
2.2.2积极构建BIM数据库
在利用BIM技术实施相关工作时,可以通过构建专门的数据库,进一步提高BIM技术在整个工程项目当中的有效应用。不断优化BIM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模型的视觉效果,帮助工作人员更为便捷的明确工程项目的诸多事项。并且通过数据库的构建,实现计算规则的统一,明确不同工程项目的不同计算规则,保障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并且实现对BIM平台的进一步优化以及创新,使其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确保其良好适用于电力工程项目当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想要保障工程造价在可控范围内,就必须要加强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当中的应用,明确应用模式以及构建路线,并找出其中的优缺点进行深入优化,解决BIM技术的应用难点,为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落成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汪荃,张玉峰.建筑信息模型(BIM)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浅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51S1:380-386.
[2]胡燕利.基于BIM技术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08:231-232.
[3]欧回斌.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19,1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