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洋
通辽发电总厂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其中,整个社会的运行都离不开电力,必须要保障发电企业工作的可靠度,才能够让我国国民经济稳步的提升,因此,必须要做好发电企业的检修质量管理工作,保证检修的安全性以及实用性,文章就电厂检修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电厂检修管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电厂检修、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一、电厂检修质量管理主要内容分析
一般而言,环境因素大多是指的在检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原因产生的较大噪音、对人体有害有毒的物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等等多种形式的影响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因素。要想减轻环境因素的危害,可以通过必要的防护手段和医疗手段来进行保护;工作保护技术一般是要求施工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关内容,去开展相关工作以及规范自身行为,并且承担相应工作人员所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防止出现危险的事故。另一方面,在施工现场检修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在电厂检修施工过程中对于环境变化与人员变动的检查,对于检修人员的安全检查等等,这些检查都要作好记录,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或者是后续工程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时都可以进行查询,了解详细资料,方便处理事故[2]。
二、建立电厂检修质量管理体系
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就要有条理清晰的计划,而电厂检修质量管理是关系到整个电厂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必须要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4]。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必须要有完整的安全措施和施工措施,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无视安全蛮干、乱干的情况。施工措施是指要在施工之前就确定此次施工的目的性与功能性,尽量确保施工人员不会因为不知道而盲目乱做或者因为不在意而出现不负责任的消极态度等。而安全措施一般是指硬性规定的检修质量管理的指标要求,要对每一个负责人进行明确的分工,责任到人,全面监察施工项目。
电厂检修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要具备一个优秀的组织重心和一套完善得管理机构,以此使电厂检修管理工作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一般要做到这点通常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关于电厂检修质量管理的网络体系,该体系一般以安全质量为中心,因为安全质量一般是根据某种规则随着时间不断增长与实践活动的不断实行所总结,然后根据经验总结来的。而且该体系必须遵守兼顾安全、经济与技术的原则,达到效率最大化的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的不断增强,电厂检修质量管理体系也将不断完善,长久发展。
三、电厂检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不符合要求
电厂检修的施工人员有很多并不是专业对口,他们缺少一定的专业素养,没有应有的安全意识,甚至可能是上岗之前仅仅经过简单的培训就直接投入工作岗位。他们所掌握的安全知识流于表面,没有深入的去了解安全知识的内在。有些人在施工过程中很多都不会用到安全知识,不会在意安全的重要性,可能仅仅只是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或者有人来检查时做个样子。而且很多时候,单位组织的安全知识学习可能因为形式陈旧而缺乏吸引力,很多施工人员不能认真学习,也不会将安全知识运用到施工中去。长此以往,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依然得不到提高,电厂检修质量的安全管理也得不到保障。
(二)没有完善的电厂检修质量管理方案
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电厂检修质量管理往往会出现没有预料到的风险问题,这种风险问题无法进行预测预防及控制处理的。一般情况下施工时缺乏完善的工作计划,而且这种管理较为繁琐,施工人员不能很好的处理风险问题,这就导致了整体的管理工作出现不可靠性甚至是有效性。甚至由于在事前并未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制定完善的计划,缺乏应急工作制度,不能有效且及时的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这样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到电厂检修的质量管理效果。
四规范电厂检修质量管理的新方式
4.1制定项目质量计划
项目质量计划是围绕项目所进行的质量目标策划、运行过程策划和确定相关资源等活动的过程。项目质量策划的结果是明确项目质量目标,明确为达到质量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明确项目参与各方、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职责。首先应当明确检修项目,明确各检修项目的责任部门,然后设置检修质量管理机构,明确项目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最后制定项目质量监督标准和验收标准,编制检修文件包等技术性文件。检修文件包是电力行业广泛推行,用来指导和规范检修作业的工序工艺,保证检修质量的技术性文件。检修作业文件包通过对检修工序的细化、量化,实现了检修作业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控制了检修行为的随意性,提升了检修质量控制水平和检修工作效率,达到了检修全过程、全方位、高效化、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4.2加强项目质量控制
4.2.1项目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首先,人员准备。只有通过检修人员的正确检修行为才能带来好的检修质量。为保证检修质量,对检修人员尤其是检修任务工作负责人的培训尤其应重视和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培训包括如下内容:设备运行状况和缺陷情况、检修任务及其工序工艺、新的检修工艺和相关知识、检修组织结构及接口、沟通方式等;其次,工器具的准备。检修工器具是检修人员必不可少的装备,是人手的延长,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良好中介。在实际检修过程容易发生由于检修工器具不全影响检修质量的现象,对检修中要使用的工器具,在检修实施前要针对检修工作任务进行清点造册,对各工器具都一一进行编号,不足的及时进行补充;最后,备品材料的准备。根据以往设备检修经验,设备检修使用的备品材料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设备的检修质量。备品材料的质量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基础,加强备品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检修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备品材料的采购工作。
4.2.2项目实施阶段质量控制
首先,对工作负责人的跟踪。检修工作负责人是设备检修的第一关,检修工作负责人的技术能力、责任心以及对检修文件的理解和执行得好坏在根本上决定了设备的检修质量合格与否。因此,在设备检修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实施阶段,必须加强对工作负责人的跟踪。要建立工作负责人职责条例,明确对工作负责人的各项要求,在设备检修实施开始前,对工作负责人进行培训。另外,质保质控人员检查和监督。在检修实施阶段成立专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组织,负责对整个检修实施阶段的检修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质量控制人员应对设备检修的各种标准的适用性、技术数据的正确性、工艺的可靠性等专业技术问题负责,必要时要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复测、对一些重要过程进行复现,从而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质量保证人员则主要从质量管理体系在检修实施中的有效性和符合性方面进行检查和监督,主要关心检修文件是否齐全,标准是否明确,各种接口是否通畅,运作是否有效,各种程序和文件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已按程序规定的路径进行纠正,必要的防范措施是否提出、确认和实施等。
参考文献
[1]陈浩,王福良.关于电厂检修质量管理的分析[J].时代农机,2017(44):57.
[2]刘相坤.关于加强电厂检修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J].科学管理,2018(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