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门诊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康复效果及疼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月5期   作者:莫凡
[导读] 针对在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的老年患者实施不同类型的护理模式,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效果的满意程度。
莫凡
(南京市玄武区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 针对在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的老年患者实施不同类型的护理模式,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效果的满意程度。方法 在我院老年患者中选择门诊就诊的76人进行分组研究,其中38例运用普通的护理方式的患者分入普通组,38例运用个性化护理方式的患者分入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应用了差异化的护理方案后所取得的实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主观上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可见,研究组患者所取得的疼痛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也显示出显著提高的状态(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方式达到运用对于缓解患者因疾病出现的疼痛感有显著地效果,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也能够得到同步地提升。应当积极应用这种护理方式针对这一疾病进行护理。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老年带状疱疹;康复效果;满意度
引言:
带状疱疹作为皮肤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最为典型的特征是患病好后患者的痛感强烈,且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疾病的治疗中,在采取科学的方法开展疾病治疗的同时,为了减少患者在治疗和恢复过程中的痛苦,医护人员还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来说,护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缓解疼痛,对于带状疱疹患者而言,这对于其疾病治疗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患者疾病治疗的实际效果[1]。本次研究选取的76例患者均为老年患者,且在我院门诊接受就诊治疗,选取年份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现将详细的研究过程在下文中进行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的对象群体是在我院接诊的所有带状疱疹的患者中筛选出来的76名患者,分组依据,患者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模式。组内人数保持相等,分组方法随机。患者一般资料如下。普通组,性别分布情况,男性病人24人,女性病人14人;年龄范围,最大患者81岁,最小患者69岁,平均(70.12±3.09)岁,患病部位情况,腰部出疹12人,腹部出疹16人,其他部位10人。研究组,性别分布情况,男性病人29人,女性病人9人;年龄范围,最大患者83岁,最小患者72岁,平均(71.97±2.95)岁,患病部位情况,腰部出疹17人,腹部出疹12人,其他部位9人。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结果不存在非常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普通组方法
本组患者所应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方式比,具体包括有基础的疾病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患者的日常生活规律分析与规范性指导,以及部分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个人卫生问题和皮肤护理措施[2]。
1.2.2研究组方法
本组患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按流程开展个性化护理方式。具体流程如下。①对于患者出现的不同了类型的负面情绪状态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情绪异常的原因,及时通过沟通找到解决办法[3]。进入老年阶段,患者患病后的情绪状态容易低落,且患者对于其个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方法缺乏理解和把握的能力,会使其在心理上产生更加显著地恐惧感和紧张感。作为护理人员,应当从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态度入手进行改善和优化,注意用温和的态度向患者讲解其疾病的具体情况,通过分享相关疾病的有效治疗案例和患者配合度较高的案例帮助患者逐步正确认识疾病,主动配合参与疾病治疗。另外,对于一些情绪状态相对比较低落的患者,作为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这部分病人的关注程度,及时做好沟通,了解患者内心存在的问题和疑惑,通过为患者解开疑惑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②针对患者的个性化皮肤护理。带状疱疹的皮肤护理对专业性和严谨性的要求都是相对更高的,且护理操作还应当重视轻柔性,避免由于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力度问题导致患者的疼痛感上升。皮肤护理的细节化基本步骤如下。一是当患者出现口内粘膜糜烂的情况时,需要护理人员应用药物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涂抹,注意涂抹药量的合理应用以及涂抹的手法和力度。二是若患者的疱疹出在头部或面部,则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大定期冲洗的力度,按照每日2次的频率用生理盐水帮助患者冲洗眼部区域,按压时要注意好力度控制,减轻患者痛感。三是护理时若患者出现水疱,则应当及时运用注射器将其内部的液体抽出,随后用药处理,结合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定期做好后续护理,避免伤口出现感染的情况。③针对疼痛的干预性护理。针对疼痛的干预性护理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针对疼痛的程度进行全面评估。二是结合疼痛程度采取按摩或呼吸与肌肉训练,通过提升肌肉的放松程度,调整呼吸频率,达到更好地疼痛缓解效果。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疼痛是否得到有效缓解。②观察患者对于实际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开展所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P是这一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判定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关键性指标。观察得出P<0.05时,可判定研究结果具备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在实施了不同的护理方案后所取得的疼痛缓解效果。观察可见,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更大,显著性更高,较之普通组有非常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统计结果在下表1中显示。
 
3.讨论
带状疱疹不仅在老年人中的患病几率较大,由于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和疼痛忍耐力相对较低,一旦患病对于其个人的生活质量会造成非常直接的负面影响,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起到优化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的目的,对于减轻疼痛感,提升患者对整体疾病治疗流程的满意程度也有非常显著地促进作用[4]。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分别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采取针对性地措施进行护理是取得更好地疾病护理效果的重要前提。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疾病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开展好护理工作。
通过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可知,个性化护理方式的应用具有较高的适宜性。患者所得到的疼痛缓解效果更加显著,且患者对于整体护理流程的满意程度也更高,组间对比显示出两方面数据均显示出非常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带状疱疹在患病后的处理除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外,匹配的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护理与治疗能够同步跟进,才能确保取得更为显著地护理效果,对于患者来讲,也有利于患者取得更好地疾病康复成效。
参考文献:
[1]陈知英,何丹华,张杏平.综合干预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效果以及神经疼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026(013):231-233.
[2]高培兰.利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改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21):116-116.
[3]万媛,毛红蓉,张虹,等.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016(003):68-70.
[4]周婷婷.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高龄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皮肤病与性病,2019,v.41;No.177(04):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