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兴迪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完全管理模式用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入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则予以全管理模式,观察在不同护理干预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予以完全管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的Mori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依从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P<0.05)。结论:应用完全管理模式能够帮助耐多药肺结核感染患者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也更高。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完全管理模式;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耐多药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能力极强和传染范围广的特点[1]。目前临床上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且治疗难度比较大。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常常需要做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周期较长,一般需要18-24个月,甚至更久[2]。因此,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完全管理模式护理是指将护理工作根据每一位病人患病情况、身体素质,综合考虑做出系统规划,使护理工作不再是单一大众化地按照医嘱行事。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入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予以完全管理模式。本次实验研究中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44~79周岁;平均(50.74±4.18)岁。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45~77周岁;平均(50.62±4.27)岁。进行比较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有:让患者居住患者舒适卫生、干净无菌的病房。按照医嘱提醒患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实时关注每日患者康复情况、生命体征的变化。
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完全管理模式,具体如下:①成立完全管理小组,对组内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相关知识和护理能力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减少因治疗时间长而增加的费用负担。②心理支持,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一般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漫长。因此患者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导致遵医行为弱、依从性降低。因此,完全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聊天、多沟通、多倾听观察患者情绪变化。③健康宣讲,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疾病讲解,尽可能让患者了解患病原因。以及应该对患者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帮助患者配合治疗,告知患者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④当患者恢复良好,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当进行一些康复运动。同时,嘱患者规律作息,晚上定时休息,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将对患者身体恢复健康有利、戒烟戒酒。
1.3观察指标
⑴相关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10天、20天、30天的依从性,采用Morisky依从性量表(八分制)得分变化情况,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估,Morisky分数与依从性正相关。
⑵两患者对自己所在组分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将1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2.0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依从性
观察组的Mori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依从性,(P<0.05)。
3.0小结
我国是耐多药肺结核感染的高发国家,常见的耐多药肺结核感染症状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全身乏力、发热、盗汗(夜里入睡出虚汗)、食欲缺乏、全身消瘦、体重减轻等。目前,临床上没有找到很好的治疗方案。对于罹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一般需要做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周期是较长,一般需要18-24个月,且治效果不能保证治疗难度比较大。因此,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完全管理模式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成立完全管理小组,监督患者按时、 按量服药,消除不良的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护理工作更加的科学高效,帮助患者提高护理满意度、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本文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予以完全管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的Mori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依从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P<0.05)。综上所述,应用完全管理模式能够帮助耐多药肺结核感染患者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也更高。
【参考文献】:
[1]杨松,王乐乐,韩梅,等.世界卫生组织耐药结核病治疗整合指南(2020年版)解读[J].国际呼吸杂志,2021,41(06):401-409.
[2]王慧.痰培养结合药敏试验在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分析[J].系统医学,2020,005(00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