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珊 任怡 吕林霞
(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从环境消毒与隔离、医务人员自我防护、强化口腔专用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患者全面准备、四手操作等方面加强预防与护理。12个月来每个月均进行物体表面、手、空气及无菌用品等卫生学检测,其结果均满足要求,未见医院感染发生。结论:全面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是预防口腔门诊医院感染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口腔门诊;医院感染;预防
口腔内有大量细菌微生物生存,对口腔进行临床诊疗时控制不当很容易由于唾液、血液中的病原体交叉感染而引起疾病传播,因此口腔科门诊是疾病传播的高危科室,强化口腔门诊医院感染预防势在必行。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效果,提高医疗质量,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强化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及灭菌细菌工作,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这是口腔门诊工作的重点[1]。现对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体会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1.2 方法
1.2.1 环境消毒与隔离
诊室内加强通风换气,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采用覆盖膜保护灯柄、椅位调节开关、治疗台拉手等,完成治疗后去除覆盖膜。
1.2.2 医务人员自我防护
严格着装,穿高领、长袖、紧袖口的工作装,帽子完全遮盖头发,当有必要时系一次性口围。
佩戴护目镜与口罩。洁牙机头、高速涡轮手机高速转动可产生气溶胶、飞沫等,佩戴目镜与口罩以避免气溶胶附着,减少微生物传播、扩散。
强化手卫生,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需要直接进入病人口腔,手卫生执行不彻底则很容易引起感染。诊治患者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预防微生物的扩散、种植。禁止佩戴手套时触摸公共物品,每次完成病人的诊治后都更换手套[2]。
1.2.3 强化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
采用戊二醛溶液浸泡印模,紫外线灯箱照射石膏印模30min后才能送往技工室。
按照规范要求分拣、处理消毒、灭菌器械。全部进入人体的、引起黏膜破损的、接触伤口与血液的器械在使用之前都要灭菌,例如敷料及牙周治疗、手术治疗、拔牙、根管治疗等所需器械。对牙科镊子、探针及口镜等接触皮肤与黏膜的诊疗器械同样要进行灭菌。灭菌时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从而为灭菌质量提供保障。对小器械采用专用盒,采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加入多酶清洗液清洗后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对可以充分暴露在消毒液的、不耐湿热的器械采用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接触伤口血液的器械如牙周治疗器械、手术器械、牙钳、根管治疗器、车针、手机等坚持一人一用一灭菌[3]。
对牙科手机进行灭菌与养护,完成使用后及时回收,经全自动机械热清洗消毒,将内腔管路吹干,注油养护并塑封,预真空灭菌,待检测结果合格后才发放科室。使用牙科手机前后要冲洗管腔30s以减少污染。
1.2.4 患者全面准备
患者治疗前采用氯己定含漱液漱口从而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微生物含量。操作时系口围,戴头套。
1.2.5 四手操作
人员充足的情况下,由医生、护士各1名实施四手操作。通过四手操作可以提高诊疗效率,能为医生无菌操作提供保障,可避免医生接触器械引起交叉感染。医护默契配合,规范操作,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从而为减少医院感染提供保障。
1.2.6 强化监测
根据卫生监测制度,按照科学的监测方法开展监测,动态掌握医院感染信息。定期从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进行采样送检;监测无菌器械保存液、使用中的消毒液、接触无菌组织及黏膜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存档上报。加强对器械及无菌物品的管理,在专用无菌物品柜中保管,否则一律视为被污染物品并重新消毒灭菌[4]。
2、结果
2019年3月-20203月12个月来每个月均进行物体表面、手、空气及无菌用品等卫生学检测,其结果均满足要求,未见医院感染发生。
3、讨论
通过操作规程来提高临床诊疗操作的规范性。结合口腔诊疗实际编写操作规范流程,每个治疗环节都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医务人员根据操作规程开展操作,从而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完成规程的制定后,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并进行考核。院感科以操作流程为依据,定期检查操作流程的执行情况,对不合格的责令采取整改措施,加强反馈。通过操作规程的制定来为医院感染防控的开展提供依据,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提供保障,保护患者也保护医护人员。
将口腔科就诊的所有患者均视为潜在传染者,采用标准预防措施,强化双向保护意识。
强化防范意识是口腔门诊医院感染预防的关键。口腔中微生物及细菌病毒寄居种类多、数量多,口腔科极易出现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疾病。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在保护患者与自身免受感染方面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开展医务人员关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培训对象涵盖在职人员、新入职人员、实习进修人员及卫生保健人员。要针对不同人员开展相应层次的教育,强化其标准预防意识,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关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考核[5]。
推行四手操作。口腔诊疗的四手操作需要一名医生与一名护士配合完成诊疗操作,四手操作在确保医生无菌操作、提高诊疗效率方面非常重要,其在预防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四手操作模式对人员配备有一定要求,但这一模式是口腔届的发展趋势,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全面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是预防口腔门诊医院感染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田湉.护理人员在口腔诊疗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研究与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2):124-125.
[2]陈格云.口腔科门诊医院内感染管理的6S护理模式管理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21):2772-2773.
[3]谷炎斌.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0):47-48.
[4]蔡伟宇.PDCA在口腔门诊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2):180-182.
[5]孔凡凤.六手操作模式在口腔门诊手术室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0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