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威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31)
【摘要】目的:评估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4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方案的出院后相关评分。结果: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即刻相关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改良Rankin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值较低、Barthel指数较高,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
【关键词】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连续性护理干预
缺血性脑卒中是最为常见的脑卒中亚型,以老年群体作为主要发病人群,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是世界第二位,患者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下降问题,导致患者家庭存在较大的压力。本研究针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讨论连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医院实施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予以项目研究,选于90例,分组方式:抽签法,组间分布: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数量:45。实验组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性别比例纳入为24比21。年龄最高值是86岁,年龄最低值是65岁,年龄平均值经计算为(75.64±5.88)岁。参照组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性别比例纳入为26比19。年龄最高值是87岁,年龄最低值是65岁,年龄平均值经计算为(75.69±5.93)岁。对全部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性别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实施统计学对比P>0.05。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连续性护理干预工作小组纳入高年资护理人员、临床医师、营养师,由护士长和临床医师进行管理,对连续性护理干预工作小组工作内容进行监管。为患者建立连续性护理干预管理档案,在患者出院前,整合其个人资料,建立连续性护理干预管理档案。对患者个性化开展疾病教育,每月实施1-2次,普及疾病知识、治疗方法、自我管理措施等内容,以便于提高患者的知识认知水平。通过一对一培训方式对患者或家属开展个性化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家庭访视、视频指导等措施。评价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当前患者心理、情绪状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在沟通中需针对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原因予以分析,建立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案,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合理运动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提升其体质的关键措施,对患者予以运动干预,能够促进其血液循环、内分泌,同时增强身体免疫系统能力,可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指导脑卒中患者正确认识脑卒中,并根据医嘱用药,由于患者存在依从性下降问题,需根据患者情况纠正其错误认知,避免患者私自调整药物剂量、给药时间、自行换药等问题,以便于提升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针对患者对脑卒中、药物治疗相关问题进行耐心解答,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1.3统计学分析
9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案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予以计算,计量资料(出院后相关评分)应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进行展现,采用t检验形式进行校准。如果组间差异呈现为P<0.05,则表明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即刻相关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改良Rankin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值较低、Barthel指数较高,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见表1。
3讨论
以往观念多认为对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仅仅限于其在院治疗期间,出院以后就停止为其提供护理工作。但是回归家庭以后,许多患者仍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因此,本研究针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连续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即刻相关评分具有一致性,实验组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改良Rankin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值较低、Barthel指数较高。连续性护理干预是自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之后延续到其家中的持续、协调的照护,可以将患者出院之后不能获得健康知识指导的空缺予以弥补,有助于保证患者居家健康,有利于指导患者得以正确护理,保证患者得到正常护理措施。连续性护理干预为整体护理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可以让医院护理工作获得一定延长,使患者出院之后也获得持续的护理工作和卫生保健指导,有助于促使患者机体尽快恢复正常。
综上其述,连续性护理干预于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护理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炽东,万燕娃,黄艳云.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116-117.
[2]郭宗海,万艳平,董立焕,等.TOMATIS听觉-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8):1761-1765.
[3]郭娇俊.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4):144-145.
[4]彭述敏,陈小春,蒋慕林,等.经颅重复针刺干预与常规针刺干预分别联合情志护理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20,38(8):19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