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效果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月5期   作者:李永谰
[导读] 观察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效果。
李永谰
(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手术患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分期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在不同阶段的 VAS 评分水平、生活质量评估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分期康复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分期康复;腰椎间盘手术患者;临床疗效
腰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由于该症的发病机制与患者工作、生活习惯等具有正相关的直接连带性,因此除了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以外,还应同步开展优质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护理以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为核心导向,从心理、运动、生活等各个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护理服务[1]。鉴于此,为探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分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2:18,年龄最大的为68岁,年龄最小的为33岁,中位年龄为51岁;研究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为25:15,年龄最大的为69岁,年龄最小的为32岁,中位年龄为52.5岁。在研究开始前,已将有关内容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属,征得了他们的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分析、比较,没有发现数据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其内容如下:
①心理疏导。
由于腰间盘突出显性化的剧烈性疼痛,内化至隐性化的心理行为,患者多产生恐慌、焦虑、消极、情绪激动等负向情绪,加之生理性疼痛的应激反应,医护依从性较不稳定。因而需对患者实施注意力转移法,尝试从多个话题与患者建立沟通渠道,安抚患者情绪,耐心为患者答疑解惑,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切实提高医护依从性[2]。
②腰椎牵引。
牵引开展之前,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牵引活动的注意事项,患者膀胱排光,协助患者正确佩带牵引带,需保证合适的牵引重量,占比于患者体重的30%左右即可,牵引时间20~30min/次,1次/d,牵引时间不可过长。
③康复运动。
初期(急性期)上肢肌锻炼:举哑铃;同步开展深呼吸锻炼:腹式呼吸,屏气3s,而后放松上肢,以嘴缩唇呼气,如此循环开展5~10次。有效咳嗽:于患者卧床静养阶段,每间隔2h进行一次翻身拍背2,指导开展效咳嗽,观察患者是否排出分泌物,根据咳嗽情况调整下次排痰护理方案。腹部锻炼:置平卧位,双手掌根部发主力,顺时针方向按摩脐周,10~20组/次。锻炼股四头肌肌力:置平卧位,双侧股四头肌等距收缩,维持5s,10~20组/次。屈伸踝关节:置平卧位,屈申双下肢踝关节,维持5s,同时旋转踝关节,10~20组/次。屈伸膝关节:置平卧位,屈申双下肢膝关节,10~20组/次。肌力锻炼:包括仰卧抱腿、仰卧举腿、仰卧抬腿、仰卧抬体、跪姿俯卧撑等动作。初期次数少量,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步增加。每个动作循环10次/组,1~3组/次,20~50min/d。
稳定期该阶段,患者疼痛程度已明显降低,加强保持即可,主要开展仰卧抬升骨盆、侧卧位抱腿、抱膝触胸、爬行与卧位膝碰肘、抬腿、跪姿俯卧、膝仰卧起坐、髋关节环绕、站姿背部拉伸、坐姿胸背拉伸等运动[3]。
1.3观察指标
疼痛评价方面,于护理前与护理后1周、3周、1月,运用视觉类比量表(VAS)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评价,在该量表评价方法中,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打分,其分数在0至10分之间,10分表示疼痛极为强烈,0分表示没有疼痛感。分数低于3分,表示疼痛比较轻微,分数在4至6分之间,表示有明显的疼痛感,会影响睡眠,病人还能够忍受,分数高于7分,表示疼痛感非常强烈,病人难以忍受。
使用SF-36简明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疼痛、睡眠质量、生理、生活认可感。
1.4统计学方法
文章中所有数据的分析处理,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来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主要采用X2检验。进行有效的检验后,如若数据间的P值没有超过0.05,那么就能直接说明数据间存在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
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见表1,研究组更加优越,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评估患者的 VAS 水平,结果显示研究组在不同阶段的 VAS 评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即表明对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有效减轻疼痛感受;此外本研究于术后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研究组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现代医学理念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三位一体综合医疗模式。现阶段患者主观感受或医疗本身,不仅仅局限于疾病的治愈,已开始着重关注患者心理层面的需求,患者治疗前、中、后的治疗及被护理的舒适度与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已成为现阶段评估医护活动整体疗效的重要指标[4]。
结合 VAS 评估分析可知分期康复护理对促进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康复的重要性所在:急性期训练的核心导向是提升脊柱活动的稳定性,改善机体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加速损伤组织修复,同时开展牵引等辅助治疗,起到调节免疫、抗炎、镇痛等效用;稳定期阶段,患者疼痛程度已大幅度降低,腰椎及下肢运动能力也有所提升,因此即应当增加运动强度及运动量,主要开展高抬腿、跪姿俯卧撑、膝仰卧起坐、压腿等,作用在于消除或进一步缓解神经根粘连等,补充单纯腰背肌训练效能的缺失,不断促进肢体功康复。而后日常维持开展轻量运动,例如散步、短距骑行等,进一步增强腰背肌耐力及肌力,防止疾病复发,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分期康复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静.个体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289-292.
[2]刘银蓉,田源.康复护理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0):91.
[3]孟祥娇.优质护理对腰间盘突出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影响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0):93-96.
[4]彭红艳.分期康复护理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9(6):476-4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