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裔清
(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救治的62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救治方式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急救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体化急救护理可提高救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成功率,干预效果较好,值得推荐。
【关键词】一体化急救护理;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成功率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属于危急重症,病情发展迅速,对患者的生命有严重影响[1]。常规的急救护理配合机制存在一定问题,导致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效果不理想,对挽救患者生命造成影响;一体化急救护理的人员配合度高,急救护理质量较高,故本研究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救治的62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就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对救治该病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进行讨论,现将所得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救治的62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救治方式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中毒至入院时间为20-60min,平均(42.57±3.88)min;中毒原因:生产性中毒20例,生活性中毒11例。观察组男16例,女15例;中毒至入院时间为23-68min,平均(43.00±3.94)min;中毒原因:生产性中毒19例,生活性中毒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催吐,清理患者鼻腔和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心肺复苏、洗胃和血液净化。
观察组:①在接到急救电话后,急诊科护士长带领专业水平高、默契度高的急救人员前往患者的中毒现场;急救人员在救护车上向在中毒现场的安全人员了解患者情况、判断病情,制定应急预案,护士长明确每名急救人员的分工;②到达现场后,将患者从有毒现场转移,脱去其身上受农药污染的衣物,用清水清洗患者被污染的皮肤、指甲、头发等,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使其呼吸顺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心跳骤停者实施心肺复苏操作;③将患者送至医院救治途中,联系院内急诊科人员,介绍患者的具体情况,让其准备好相应的急救物资;④到院后为患者开通急救绿色通道,进行洗胃工作,提供氧气支持、心电监护,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急救成功率和死亡率:急救成功:患者呼吸功能稳定、各脏器功能正常;急救死亡:患者生理机能极度减弱、血容量减少、代谢严重障碍导致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急救成功率和死亡率
干预后,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一体化急救护理能有效提高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有机磷农药主要用于植物病、虫、草害的防治,若人体皮肤受到该农药污染或吸入至呼吸道,可使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引起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死亡[2]。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变化快,因此,提高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早对其进行急救护理十分重要。一体化急救护理具有一整套专业化的急救流程,各环节人员之间相互配合默契。急诊科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由护士长带领高水平的急救人员前往救治地点,根据急救电话内容了解患者的大致情况,在此过程中进行分工部署,以增加救治的预见性,确保救治措施的有效性,使救治效率显著提高[3]。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各自分工,对患者开展全面急救措施,稳定患者到院前的生命体征。在患者被送上救护车后,护士长与院内急诊科接应的成员联系,让其准备好相应的急救物资,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
综上所述,一体化急救护理救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极大缩短患者等待救治的时间,对稳定其生命体征,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秀梅,于杰,刘青.团队急救模式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9,v.45(02):65-67.
[2]宋超.院前急救对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抢救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6):80-81.
[3]孙嘉宾.院前急救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及预后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019(008):1308-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