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月5期   作者:胥秋月
[导读] 研究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价值。
胥秋月
(北京怀柔医院;北京101400)
 
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为探究提升急诊护理质量的措施,于急诊科内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有不同疾病,继续接受急诊治疗。入组后,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并为了达成实验目的,将患者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其实际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出现1例护理投诉,1例不良事件,无职业伤害问题;反观依然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出现3例护理投诉、4例不良事件及1例职业伤害,相比之下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更高,(P<0.05)。其次,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诊科;风险管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应用价值
前言:现阶段,急诊科护理工作中要重视加强优化改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从护理人员、患者等多个角度出发来进行深度优化,从根本上剔除安全隐患,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本次研究中,便围绕在急诊科中应用风险管理措施的实际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于我院急诊科中选取70例患者,实验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均为急诊患者。将7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内包括19例男性和16例女性,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39.54±2.25)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3∶12,年龄29~66岁,平均(42.21±3.64)岁。相比之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于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护理方案。
观察组应加强风险管理。①急诊科护理管理部门要根据本次研究目的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这需要小组内护理人员详细分析护理管理制度中的不足,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如在排班方面,急诊科护理工作非常紧张,多数护理人员常常会出现身体疲惫无法得到充足休息的问题,不利于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对此要对排班制度进行优化,明确小组内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尽量使得每一名急诊科护理人员均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养足精神;再如护理程序方面,常规护理措施中护理程序相对较为模式化、单一化,无法适应当下更为严峻的急诊护理工作形势,风险管理小组应借鉴先进科室管理经验,提升护理程序的规范性、科学性,使其可以应对急诊护理工作新形势[1]。②强化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护理人员必须要有严谨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要知道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每一环节均可能会形成风险隐患而引发风险事件,那么在风险管理模式下要重视这一问题,如可开展培训工作,定期培训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如急救设备的操作、急救药品的应用、基本急救措施的实施等以及急诊护理配合等;同时要配合相应的思政教育,促使护理人员可以加深对急诊护理风险的认知,在思想意识上逐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③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的使用:急诊护理过程中,患者病症情况复杂,需要在短时间内需要应用多种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由于其至关重要性,也应加强管理。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要定期检查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情况,如对于前者,要保障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对于后者,要定期消毒、保养,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另外,也要设置有可替代的应急药品和设备[2]。④加强护患沟通:风险管理模式下,除需要注重以上几方面外,还要加强护患沟通,如可以向患者、家属适当讲解有关疾病的基本情况,告知其不要过于担忧,要相信医生。对于家属,更要积极沟通,让其不要惊慌,耐心等待。
1.3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结果
2.1 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表 1 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3.讨论
急诊科为医院重点科室,主要收治病情危重的患者,此类患者随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非常高;而且相比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急诊护理更加具有复杂性、高风险性,患者家属的情绪也较差,容易引发护理风险事件,如投诉、不良事件或者职业伤害。
本次研究中,于观察组中应用了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实验结果中表1分析来看,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正式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时,注重从综合、全面的角度来加强管理,尤其是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管理、护患沟通等方面,再如表2可见,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4.28±5.04)分、(89.98±3.34)分,较之对照组更高,(P<0.05)。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来看,现阶段急诊科护理工作比较繁忙,对护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在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春娥.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5):190-192.
[2]陈娟,王茵,冼少玲,容淑恒,柯茜.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急诊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08):726-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