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透析病人合并HIV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2月-2020年11月间,研究样本42例为我院收入治疗的尿毒症合并HIV感染透析病人,纳入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包括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组(n=21)和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探析组(n=21)。对比分析2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探析组病人病房环境、健康教育、消毒灭菌、护理态度、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尿毒症合并HIV感染透析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尿毒症;透析治疗;HIV感染;护理方法;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阶段,患者需接受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尿毒症患者往往会出现水肿症状,会对患者肾脏功能产生较大影响,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作为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又被称之为后天免疫缺乏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由于患者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成为多种伺机性病毒的攻击目标,导致患者发生系列临床症状,是具有极强传染性的疾病。两种疾病合并发生的透析病人身体、心理均承受较大打击[1]。本研究旨在分析尿毒症合并HIV感染透析病人的护理方法,见下阐述报道。
1基础资料和方法
1.1分析对象
调研时间为2017年2月-2020年11月,入选对象为我院收入治疗的42例尿毒症合并HIV感染透析病人。入选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21例纳入基础组,另21例纳入探析组。基础组男性病人占比15/21女性病人占比6/21;年龄由低到高分布为30-68周岁,均值(45.72±2.82)周岁。探析组男性病人占比14/21,女性病人占比7/21;年龄由低到高分布为31-69周岁,均值(45.96±2.73)周岁。入选对象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经统计学检验呈现P>0.05,提示可比性显著,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方法
基础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遵医嘱进行处理,为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等。
探析组实施针对性护理:(1)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奉献精神,对待尿毒症合并HIV患者透析的要与其他患者一视同仁,不畏惧患者,真诚为患者提供各项服务。加强护理人员专科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其具备丰富的传染病护理经验,最大程度降低对HIV患者的影响。(2)透析护理:①抗病毒治疗护理:在透析治疗前对于HIV患者应控制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保证患者一般情况稳定,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期间,继续接受规范的HIV抗病毒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保证尽早将病毒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使患者免疫能力逐渐提高。②专科护理:实施绳梯式穿刺法,以免发生内瘘并发症,叮嘱患者多休息,定期监测内瘘震颤情况,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避免发生低血压。③皮肤护理:保证患者肢体皮肤清洁,避免挠、抓等,降低患者PTH水平改善厅瘙痒,降低血清磷水平,以改善瘙痒症状。适当减少或增加衣物,注意控制室内温度等。④饮食护理:鼓励患者摄入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根据患者化验指导实施针对性饮食指导,控制磷摄入量,三餐磷摄入量<1.2g/d,适当补充维生素,保证营养均衡等。⑤心理干预:由于艾滋病患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与一般透析患者不同,一方面对疾病充满恐惧,害怕把疾病传染给他人,另一方面害怕病情公开,不利于透析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须告知患者长期过激情绪对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帮助患者正确接受患病事实,鼓励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透析治疗等,仍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帮助患者建立信心。(3)消毒隔离:注意透析过程严密隔离,医务人员做好防护措施,治疗用品专人专用。医用垃圾使用专用通道清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2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评分。使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进行评分,包括病房环境、健康教育、消毒灭菌、护理态度、护理技能五个方面,得分越高表示病人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越高。
1.4数据处理
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调查数据,使用(±S)表示护理满意度评分,用t检验,检验值呈现P<0.05表明数据有统计学对比价值。
2结果
探析组病人病房环境、健康教育、消毒灭菌、护理态度、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基础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尿毒症是非常严重的肾脏疾病,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水肿、血尿、大量蛋白尿等情况,对患者身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尿毒症发病率也不断升高,且伴随思想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HIV感染患者例数也与日巨增。尿毒症合并HIV感染患者日渐增多,临床上对此病尚无治愈的办法,血液透析是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之一[2]。
尿毒症合并HIV感染透析患者,终身都将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及进行血液透析,以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患者可能出现系列心理问题,不良情绪会导致患者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加重患者病情。因此,积极为患者开展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尤为必要。针对性护理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为患者提供的全面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能够在为患者提供疾病护理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患者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提高患者康复信心[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探析组病人病房环境、健康教育、消毒灭菌、护理态度、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基础组,数据经检验证实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尿毒症合并HIV感染透析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雪强.认知、心理、行为针对性护理对HIV阳性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感染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4):509-510.
[2]王培莉,施素华,范家莉, 等.血液透析室护士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人体验的质性研究[J].循证护理,2020,6(12):1324-1328.
[3]韦汉芬,陈昌贤,李静, 等.协同护理模式对HIV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95):29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