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月5期   作者:王姝娟
[导读] 研究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作为治疗方式,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行治疗,观察实际结果。
王姝娟
(江阴市中医肝胆医院;江苏江阴214404)
 
摘要:目的:研究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作为治疗方式,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行治疗,观察实际结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从我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群体中所选取,总计有109例患者参与研究,将其各自分为两组,其中Z组含56例患者,X组含53例患者,我们将针对Z组患者以血塞通进行治疗,在X组患者治疗中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开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实际疗效结果。结果:在治疗统计中得知,Z组疗效率为76.79%(43/56),X组疗效率为92.45%(49/53),在对比中得知P值大小为(P=0.0323),统计学意义显然成立;两组治疗后满意度对比结果显示 ,Z组整体满意度50/56(89.29%)明显低于X组50/56(89.29%),所以是显示X治疗效果要优于Z组。结论:在VBI治疗过程中,盐酸川芎嗪具有较为优异的治疗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血液循环状况,建议推广该药物在VBI中的治疗应用。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结果;盐酸川芎嗪;疗效指标
引言:
从以往的病例资料研究结果来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发病原因有很多,而在此之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十分普遍,可能会导致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中,出现一定的闭塞、狭窄现象,甚至在症状表现中体现出了反复性神经功能障碍特征。在临床观察中同样可以看到,患者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表现,如注视困难、吞咽不方便、头目眩晕、运动感觉功能存在障碍等,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患者的实际生活,也因此导致实际诊断过程相对比较困难,临床多以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开展检查工作,通过椎动脉造影技术进一步明确患者实际病因[1]。本文即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开展研究,分析盐酸川芎嗪在这其中的应用价值,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参与研究的观察对象均满足VBI诊断标准,且均从我院VBI患者中所抽选,从中顺利选取了109例VBI患者参与研究,对这些患者统计常规资料,并在分为Z组与X组中对比常规资料,具体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两组VBI患者均满足VBI诊断标准,在各类症状中具有不同表现,且在常规资料对比中尚无明显差异,满足本次研究对象的硬性要求,可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
1.2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对比研究法开展研究,即Z组患者接受血塞通治疗,X组患者接受川芎嗪注射液治疗,Z组与X组患者均接受抗凝治疗、降血脂措施,对比后续治疗结果并分析盐酸川芎嗪的治疗应用价值。实际治疗措施如下所示:
(1)血塞通治疗
血塞通采用口服方法。一次2粒,一日2次。口服七天观察后续疗效。
(2)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取120毫克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融入100毫升生理盐水中,注射方式选择静脉滴注,每日注射一次注射七天后观察疗效结果。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疗效率,将疗效指标分为Ⅰ级、Ⅱ级、Ⅲ级等三个指标,Ⅰ级指标表示患者满足痊愈标准,临床症状表现已经完全好转,尚无体征不良反应[2];Ⅱ级指标代表患者临床症状程度明显减轻,体征不良反应表现趋向良性局面的发展;Ⅲ级指标代表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好转,且体征不良反应表现比较明显,部分患者甚至存在病情恶化现象,根据Ⅰ级指标例数与Ⅱ级指标例数结果计算总疗效率。
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其中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纳入整体满意度汇总数据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统计学软件开展统计与分析,根据P值大小分析统计学意义是否具备成立条件。
2.结果
 
从表3对比结果来看,两组治疗后满意度对比结果显示 ,Z组整体满意度50/56(89.29%)明显低于X组50/56(89.29%),所以是显示X治疗效果要优于Z组。
3.结论与讨论
VBI属于中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复杂性疾病,而这些患者典型特征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十分普遍,加上各类脊椎病所带来的骨性压迫影响,引起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产生种种不良影响,尤其在血黏度逐渐上升的同时,极有可能对患者脑血液循环带来极其严重的负面障碍影响,引起患者目眩、复视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3]。在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中,盐酸川芎嗪治疗比较广泛,在充分发挥其钙离子拮抗剂的药理作用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动脉微循环作用,在促进脑组织血液灌注流动中产生着十分显著的治疗作用,与此同时在该药物的应用中,可以显著减少血液粘稠度以及促进解痉作用的提升,对VBI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应用价值,建议临床当广泛推广该治疗措施[4]。
参考文献:
[1] 徐丽明.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效果及安全性[J]. 家有孕宝 2020年2卷5期, 119页, 2020.
[2] 黄旭冰, 蔡雯靖, 徐壁鑫.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可行性[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016(008):10-13.
[3]钟健. 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11).
[4]徐金娥, 柳志一, 王音.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1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