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治疗面部湿疹及接触性皮炎效果及护理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月5期   作者:张丽
[导读]

张丽
(南京市玄武区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 对临床面部湿疹、接触性皮炎患者开展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选择中药制剂之后,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能否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对比,评价临床护理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面部湿疹及接触性皮炎的患者群体中,抽取开展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在保证人数一样的情况下,对其均使用中药制剂加以治疗,并配合不同护理手段。具体来说,需要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措施,而另一组中则采取综合措施,对两注相同治疗不同护理之后取得的干预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价临床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 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之后发现了一个明显差异现象,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更高一些(P<0.05),取得了更加满意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结论 对于该类患者开展治疗及干预的过程中,选择中药制剂治疗,配合综合护理之后,患者现有的疾病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取得的干预效果更加满意,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中药制剂;临床应用;面部湿疹;接触性皮炎;效果;综合护理;
   引言:
   湿疹、接触性皮炎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同时由于其发生率相对较高,带来的影响和威胁相对较大,尤其是在面部发生的这一问题,往往对称分布,且在过程中还会伴有剧烈瘙痒,增加其痛苦,还会更加容易反复发作,这样一来威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较为显著的不适感,影响其健康,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的心理情况受到损伤,因此需要选择针对性的干预方式促使疾病方面的转归和优化[1]。初期患者会出现红斑、丘疹,逐步进展为丘疱疹,主要治疗方法还是以局部使用激素为主,短期内取得的效果相对满意,但是由于容易反复发作,导致后续的护理、治疗难度明显提高,而且激素类药物并不能够长期使用,否则容易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敏感性提升等诸多问题,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配合适宜性的护理干预,在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就变得十分之关键。通过中药制剂的应用,可以基于辨证施治的角度,按照其证候特征,具备个性化、特异性的进行药物治疗,取得的干预效果相对更好,而且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因没有激素的介入,安全性相对较高,配合综合护理之后,取得的干预效果更加满意[2]。基于此,本次研究对相关治疗方法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评价、分析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类患者都是本院所收治相关群体中选取,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平均,从出现这一问题到现在2-28d,平均。在疾病具体的表现方面中,主要表现为面部出现红斑、丘疹和丘疱疹,伴有严重的瘙痒,破溃之后又疼痛、灼烧和肿胀感,无严重感染现象、免疫功能缺陷、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也不存在重大慢性病、其他器官或系统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对于中药制剂不存在过敏等问题,能够接受相应的药物干预,对护理可以配合、依从,彼此之间高度接近(P>0.05),满足了对照试验的原则和标准要求,可以开展对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中药制剂涂抹,方剂包括了大黄、黄柏、苦参和黄芩,取四种药物等量之后混合备用,并使用五倍子,用,用量为200ml,实施浸泡,通过这一措施,让五倍子其有效作用成分充分析出,发挥效用。再倒入蒸馏水,让其乙醇浓度控制在左右,之后将混合好的四种药物、五倍子粉与滑石粉各,将其充分的混合在一起,倒入甘油搅拌对其均匀,配合5g冰片,最后需要倒入蒸馏水稀释装瓶备用[3]。每日在局部红肿的位置涂抹两次,除了这一药物之外不再使用其他药物。其中对照组常规进行健康宣教,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并需要按照其实际情况进行饮食指导,帮助其获得健康。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因此,首先需要的就是加强在心理方面的疏导。由于面部湿疹及接触性皮炎对于皮肤完整性会带来一定的损害,从而影响患者的皮肤外观外貌等情况,患者因此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而现阶段则需要通过科学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正确了解配合进行药物治疗、保持愉悦心情对于机体免疫力、皮损恢复所带来的积极影响[3]。与此同时,多与患者交流沟通,明确他们的问题所在,制定解决方案,了解患者疑问、顾虑,并给予针对性的解答,注意对患者情绪方面的照顾和疏导,加强社会支持,鼓励患者之间彼此进行交流。其次加强在饮食、皮肤方面的护理,中医认为湿疹的出现与饮食等方面高度相关,因此现阶段主要辅助患者采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充足蛋白和维生素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戒烟戒酒,增加蔬果摄入。皮肤方面,保持皮肤的清洁适度加以保湿,避免过度干燥,保持破损位置的干燥,如有结痂、分泌物,可以适当的使用鱼肝油软膏加以软化后擦去,避免揉搓、抓挠,也不能用肥皂清洗,避免出现感染,要避免用力擦拭。最后在用药方面,与患者简单讲解相应的用药方法,不能用手涂抹药物,要使用无菌棉签加以涂抹,期间不能使用其他药物,同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皮损扩大或者提升感染风险。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分别开展干预之后的效果情况进行对比,如经过治疗与护理之后皮损消退>70%,患处皮肤干燥结痂偶有瘙痒感。心理健康情况良好,无明显因疾病所导致的焦虑抑郁问题,则可以评价为显效。但如果治疗后,皮损消退,当达到大部分表面都能够干燥结痂,同时伴有明显的瘙痒感时,则评价为有效。如治疗之后皮损消退明显不足50%,现有状态不良,甚至出现了进行性加重,则要评价为无效。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处理,检验,当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有意义。
   2.结果
   干预之后发现,观察组在进行合理的干预后,有效率明显提高一些,产生了明显的不同之处。两组患者干预之后的总有效率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面部湿疹及接触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对于患者现有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一定的威胁,患病位置的特殊,也让患者面容受到影响,因此还需要积极采取适宜性的药物干预和综合护理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4]。开展干预的过程中,中药制剂具备着临床应用优势和价值,取得的干预效果相对更加满意一些,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起到一个抗菌、解毒、改善皮肤敏感的作用。配合综合护理,从患者身心健康两个角度出发,进一步选择适宜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更好的促进其疾病转归。
   如上所述,在面部湿疹及接触性皮炎患者开展干预的过程中,中药制剂配合综合护理之后,取得的干预效果相对更加满意,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一些,有助于促进疾病转归和身心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艳玲, 张佳夫. 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接触性皮炎[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9, v.40(04):33-34.
[2] 岳颖, 顾礼忠, 刘维. 中药及中药制剂在治疗湿疹中的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8(003):305-308.
[3] 陈秀红, 李庆松, 游元鸿,等. 萍芦湿疹方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分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v.14(08):81-84+88.
[4] 侯嘉庭, 石春香. 关于中药冷敷护理技术在面部接触性皮炎(热毒蕴肤证)瘙痒中的临床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28):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