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甲状腺疾病临床检验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月5期   作者:覃小燕
[导读]

覃小燕
(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摘要】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甲状腺疾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计90例,依照不同的疾病类型进行分组,其中甲状腺肿瘤为A组,甲状腺共亢进为B组,其他甲状腺疾病为C组,每组均占据30例,另选取30例同时间至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D组,对比不同分组人员进行临床检验的数据。结果 A组、B组、C组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相比D组均较高,四组经过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后,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相比,其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较低,P<0.05;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下的四组人员符合率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P<0.05。结论 对甲状腺疾病患者给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较高,值得采纳。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准确性


   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来说,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进行实验室监测。许多学者研究指出,对甲状腺疾病给予酶联免疫吸附具有较低的准确性,数据往往缺乏精确度,不具备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导致疾病治疗难度有所递增[1]。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进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获得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与认可,其检测原理是依据化学发光试剂仔细标记好抗原组分、抗体等物质,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性[2]。为了对其检测价值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本文收治了90例甲状腺疾病与30例健康体检人员,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择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计90例,依照不同的疾病类型进行分组,其中甲状腺肿瘤为A组,甲状腺共亢进为B组,其他甲状腺疾病为C组,每组均占据30例,另选取30例同时间至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D组。所有检测人员以往均未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均不存在分泌疾病,均不存在肝肾组织疾病,同时将精神异常,严重脏器损伤,检测禁忌症人员排除。
   A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区间在22-38岁之间,中位数为(30.25±2.15)岁,发病时间在1.5-5年之间,中位数病程为(2.72±0.45)年;B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在21-40岁之间,中位数为(30.72±2.30)岁,发病时间在1.2-4.8年之间,中位数病程为(2.65±0.42)年;C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区间在21-37岁之间,中位数为(30.85±2.04)岁,发病时间在1.5-4.6年之间,中位数病程为(2.66±0.52)年;D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区间在21-38岁之间,中位数为(30.70±2.05)岁,发病时间在1.5-5.5年之间,中位数病程为(2.82±0.51)年。将四组检测人员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得知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四组检测人员均采集3ml的静脉血液标本,之后置于抗凝试管内,将适量的肝素添加作为抗凝,等到血清分离完毕后完成相关指标的对比,均分别给予酶联免疫吸附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四组检测人员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检测符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四组检测人员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17.0的统计学软件中处理,若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则采取P<0.05表示。
2 结果
2.1 甲状腺球蛋白水平
   见下表1。A组、B组、C组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相比D组均较高,四组经过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后,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相比,其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较低,P<0.05。


3 讨论
    甲状腺疾病较为频发,主要疾病类型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等,以往临床上对该类疾病患者主要采取酶联免疫吸附等方法检测,随着检测技术的革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受到了众多医学研究者的关注,将其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日常检测工作中,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度[3-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检测原理是将标记物在机体抗体(抗原)等部位进行标记,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特异性反应,导致复合物的产生,通过给予适量的氧化剂出现氧化反应,导致光子发射情况,从而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更加细致地研究与检测[5]。其中甲状腺球蛋白属于一类复合物,通过对该指标进行检测,便于及时了解到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组织功能变化情况,从而利于后续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本次研究共收治了9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均占据30例,另同期收治30例健康体检人员,均对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得知A组、B组、C组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相比D组均较高,四组经过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后,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相比,其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较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下的四组人员符合率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证明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应用价值。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是依照化学发光检测手段与高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方式完成实验室检测的工作,其可对激素、抗原、抗体、酶等物质完成各项检测,属于一类较为新型且有效的免疫检测方式,其检测准确率较高,受到了临床上的高度关注[6]。甲状腺作为一类内分泌器官,其处于颈部甲状腺软骨下方与气管两侧,便于对能量速度等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调节身体各方面的敏感性,还可对甲状腺素进行制造,从而调整整个机体的各项反应,调节人体的身体系统指标[7]。
   此外,许多学者指出,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用于疾病的各项检测工作中,具有较低的假阴性与假阳性检出率。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进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临床应用频率逐渐递增,该检测方式能够有效标记各类抗体与抗原,从而形成一类复合型产物,通过发光剂的兑入,利于有效分解催化各项检测物质,从而转化光子信号,依据实际浓度完成指标的检测。对于肿瘤标记物的临床价值较高,该类物质包含激素、酶、蛋白质等,通过与肿瘤细胞的合成活动,利于有效释放出来,从而引发新的肿瘤标记物,利于后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
   综上情况可知,对甲状腺疾病患者给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较高,值得采纳。


参考文献:
[1] 马艳. 探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A3):11-12.
[2] 吴卫琴. 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9):190,220.
[3] 吕东川,贺敏. 吖啶酯直接标记测定血清总T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初步验证[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12):2135-2140.
[4] 苏鹏,蒋栋能,付杰,等.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对比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1):1518-1520,1524.
[5] 刘欣迪,李智勇,朱辉,等.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首次131I治疗前血清psTg水平、psTg/TSH对清甲效果的预测效能[J]. 山东医药,2019,59(33):71-73.
[6] 黄上林,付利军,邱新光. 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与罹患甲状腺癌风险大小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9,13(1):9-12.
[7] 夏伟,张春艳,向腾霄,等. 成都地区妊娠妇女特异性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的建立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筛查[J]. 重庆医学,2019,48(22):3807-3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