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月5期   作者:周莉
[导读]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周莉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40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ICU患者98例,并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一系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经过一系列护理干预后的文书书写、护患关系、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操作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肺栓塞、肢体肿胀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也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肺栓塞、肢体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ICU;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ICU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rol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ICU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8 ICU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study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49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l,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a serie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this basis, and the nursing effect and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a serie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the scores of writing,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 opera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experienced pulmonary embolism, swelling of limbs, and deep lower limbs.  The number of venous thrombosi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ICU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embolism, swelling of the limbs,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limb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The effect is very obvious and can be promoted.
 Key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ICU;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quality of nursing
ICU患者由于病情严重而长期卧床,常常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该并发症会使患者下肢出现肿胀、疼痛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下肢坏死,因此对于患者需要采取护理干预进行预防。本文就此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ICU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ICU患者98例,并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9例。纳入标准:(1)卧床的时间大于2周者;(2)B超检查结果显示没有血栓形成者。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者;(2)认知功能出现异常或者有精神障碍者[2]。研究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19例,年龄最高78岁,最低30岁,平均(53.68±6.37)岁,对照组患者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最高79岁,最低30岁,平均(54.12±5.8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定期进行访视以及查房换药等。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一系列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医院ICU患者的病情都比较严重,患者会因此产生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做好住院准备,并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各种需求,发现患者存在不良心理时应该及时进行疏导,保证患者能够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2)护理人员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是否有肢体疼痛或是肿胀等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且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下肢的相同部位进行测量[3],若是患者的该部位的周径发生了变化,应该考虑到患者静脉的回流是否收到阻碍,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3)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合适的运动,患者可以在床上进行适度的运动,如下肢被动地运动、深呼吸等,此外做好对患者静脉的保护,适当地抬高患者的下肢防止出现血液凝滞的现象,并且可以使患者下肢静脉的回流有所提升,静脉穿刺应该避免对相同部位进行反复的穿刺,对患者静脉置管的部位可以进行热敷处理。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质量,其中护理效果包括患者发生肺栓塞、肢体肿胀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护理质量包括文书书写、护患关系、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操作,每一项均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该项质量越高。
1.4统计学计算
所有数据代入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算。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运用t计算;以(%)表示计数资料,并运用x2计算。若最后结果P值在0.05以下(不含),则可证明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发生肺栓塞、肢体肿胀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ICU患者的病情严重,需要治疗的时间比较长,因此长期处于卧床姿势,导致其肢体血液的回流受到阻碍,肢体的活动受到限制,下肢深静脉血栓也因此而形成[5]。该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危害非常大,只有通过护理干预,如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加强早期病情观察,加强对患者静脉的保护以及指导患者进行合适的运动等,全方位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经过本文研究表明,研究组经过一系列护理干预后的文书书写、护患关系、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操作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肺栓塞、肢体肿胀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也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可以充分说明对ICU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肺栓塞、肢体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云艳,张蓓.综合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02):327-328.
[2]刘珊珊,李元元,李婧.系统化护理预防剖宫产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02):339-340.
[3]易海英,王艳,尹培,张艳,罗敏,张青.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01):155-156.
[4]邵莉莉.综合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23):162-163.
[5]雷秀云.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疗效、依从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1):1893-18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