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月5期   作者:张小琴
[导读] 探究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张小琴
(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1 年1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工作人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急诊护理管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DCA循环模式管理,对比两组急诊科患者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抢救情况、整体恢复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了PDCA循环模式管理后,和对照组急诊科患者相比,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开始抢救的时间、抢救总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更高,心衰、心律不齐、休克、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承担着重要的医疗责任,采取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的效果突出,能够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疾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基层医院急诊科进一步学习推广适用。
【关键词】PDCA循环模式;急诊科;临床管理;抢救效果;不良事件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PDCA cycle mod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ll staff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dditively administered with PDCA cycle mode on this basis.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rescue situation, overall recovery situation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before and after emergency department manage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accepted the PDCA circulation mode,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after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sco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begin to save time, save the total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e overal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higher efficient, heart failure, arrhythmia and shock, hypotension, such as lowe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bears important medical responsibilities. PDCA cycle mode has outstanding management effect, which can improve the rescue effect of emergency patient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It has high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primary hospitals.
 
【 Key words 】PDCA cycle mode;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Clinical management; Rescue effect; Adverse events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逐渐改变,各种突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低龄化趋势。突发病的病情发展往往速度非常快,且病情危急,预后较差,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尽可能降低疾病引起的休克、死亡等恶性结局的发生率,需要充分、及时做好患者的救治工作,采取优质的诊治和护理手段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1]。常规的急诊就诊流程相对繁琐,且需要分诊就诊,不利于医护人员及时把握患者的病情后迅速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措施进行抢救,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的时间,继而预后状况不佳。临床急诊的诊治流程中需要尽快帮助急诊患者确诊病情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实施有效救治、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的首要目的和需要,为了能够达到最终良好的治疗效果,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分析了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到2021 年1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工作人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2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6±2.13)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2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01±1.99)岁;所有患者疾病类型包括了颅脑外伤、呼吸衰竭、肺癌;、多发伤;心肌梗死、胸痛、脑卒中、其他等。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患者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晓并表示配合;本次研究通过了院内领导的审核批准;排除标准: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中途死亡患者;视听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本次研究选择的两组样本急诊科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开展进一步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急诊护理管理,包括积极全身检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内容,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DCA循环模式管理,①P(计划)。设立专门的急诊科PDCA临床护理小组,选择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科医生和护理人员开展治疗护理工作,根据每位急诊科患者的不同病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迅速、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②D(执行)。对于设立的PDCA临床护理小组,医院需要定期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与考核,从而保障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护理素养和专业操作能力。③C(检查)。PDCA护理小组的负责人负责对急诊科护理工作需要进行不定时的检查,从而对不规范的操作进行更正,对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进行处罚,如有必要,可适当增加检查的次数和惩罚的力度。④A(处理)。定期召开小组会议,从而对急诊科患者及其家属反映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寻找出根本原因进行改善,使医护人员能够严格的执行并进一步优化急诊科的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急诊科患者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抢救情况、整体恢复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出最终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急诊科相关医护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越高。
抢救情况:主要包括了所有急诊科患者的开始抢救的时间、抢救总时间和住院时间,由医护人员做好详细的统计和记录。
整体恢复情况:根据所有急诊科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症状改善和精神状况等进行判断,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具体的指标,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了心衰、心律不齐、休克、低血压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以百分比进行表示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做好详细的统计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统计学相关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21.00软件进行处理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选择卡方检验进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方式进行计算,当计算结果得出P<0.05时,则代表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价值。
2 结果
2.1两组急诊科患者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由表1相关数据可见,实验组患者接受了PDCA循环模式管理后,和对照组急诊科患者相比,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急诊科患者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3 讨论
以人为本的科学诊治理念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推广应用,是目前医院各个科室开展诊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急诊科由于其处于医疗前线,面对的患者数量庞大[2]、疾病类型各不相同,且患者往往发病较急、病情发展速度快、病情危重,诊治的难度也比其他科室更大,稍不注意可能会造成死亡,因此在患者发病后需要立刻进行有效、科学的救助[3],不仅可以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相对稳定的基础,更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环节。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持续进步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具有突出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接受了PDCA循环模式管理后,和对照组急诊科患者相比,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开始抢救的时间、抢救总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更高,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诊科采取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的效果突出,能够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疾病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申静,程春梅. 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饮食保健,2021(7):116.
[2] 李萍,宋敬晶,任文静,等.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健康之友,2021(1):17.
[3] 方华琴.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家有孕宝,2021,3(5):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