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俊
(常熟市梅李人民医院;江苏常熟215511)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临床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将干预措施提出。方法:随机抽取100份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处方,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结果: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影响因素,包括用药剂量不合理、用药时间不合理、药物拮抗、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溶媒不当、给药途径不合理。结论:临床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容易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实施干预措施,可保证用药科学合理,将应用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rrational drug use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put forward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100 irrational antibiotic prescrip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d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Result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rrational drug use prescription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unreasonable dosage, unreasonable time, drug antagonism, repeated drug use, no indication drug use, improper solvent and unreasonabl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s easy to occur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complex.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ensure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Key words] antibiotics; Irrational drug use; Influencing factors; Interventions
临床上广泛应用抗生素,各个科室均会用,临床不断深入药学研究背景之下,在市面上,抗生素多种多样,显著增加了临床应用占比,通过总结分析得出,临床应用抗生素过程中,日益严重用药不合理情况,随着人们增加抗体,会减弱患者使用抗生素效果,因此,临床进行了大量研究,目的是提高临床应用抗生素合理性、有效性,将患者痛苦相应减轻[1]。此次选择100份处方,探究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数据
在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将100份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处方随机抽取,涉及患者中,男女分别是62例、38例,年龄范围是29岁至65岁,平均值40.1岁,涉及多个科室。
1.2方法
参考药品说明书、《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药学管理知识,有机结合患者疾病史、诊断结果、性别以及年龄等,认真分析抗生素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类型、疗程、名称、用药时间、规格等,将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总结得出,计算占比。
2 结果
对不合理用药处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包括:
3 分析
对临床应用抗生素不合理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如下:(1)治疗时间过长,急诊用药过程中,抗生素使用时间在3d内,门诊用药过程中,抗生素使用时间在5d内,但是,实际上来说,抗生素使用时间一般在5d以上。(2)用药时间过长或者过短,例如使用头孢克洛缓释片,每天可以用药2次,但是实际工作中,一般将其应用为每天3次。例如使用克林霉素乳膏和红霉素软膏,需要多次涂抹,若使用一次,血药浓度并不能达到[2]。(3)药理拮抗,联合应用氯霉素以及红霉素,可导致拮抗作用发生,会将药效相应下降,例如联合应用莫西沙星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会抑制或者灭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会将药效相应降低。(4)溶媒不恰当,会消失或者下降药效,甚至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出现,例如联合应用青霉素与头孢菌素、酸性溶液,存在溶媒不足情况,药物浓度高,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或者毒副反应。(5)剂量不恰当。临床常见超剂量使用抗生素情况,对于病毒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肠炎、发热患者来说,不需要将抗生素治疗应用。[3](6)重复用药,将同一种药物复方制剂或者单方制剂、同一代抗菌药物、同一类抗菌药物、同一种但是不同商品名药物同时使用,例如酚麻美敏片与美敏伪麻溶液。(7)无指征用药,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水痘、麻疹患者,不需要将抗生素治疗方案应用,若滥用抗生素,会将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8)选药不够恰当。将抗生素、激素滥用,可能导致患者食欲受到影响,长期应用情况下,患者容易发生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在撤药后,会发生症状加重,停药困难[4]。对于孕妇来说,不能将左氧氟沙星应用,否则会对胎儿骨骼发育造成抑制,产妇不能将地西泮应用,否则会导致新生儿黄疸或者婴儿昏睡。(9)不良反应叠加,联合药物过程中,药理作用不同,可能将不良反应增加,例如联合应用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可能导致耳毒性、肾毒性发生,将患者前庭神经损害相应加深,将肾脏毒性相应加重。
4 讨论
临床一直致力于研究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广泛应用临床抗生素,会将很多问题带来,在基层医院中,很多人员不够重视抗生素合理用药情况,需要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对于部分医院来说,没有检验条件,医院医疗设施不先进,未能给予患者实施及时药敏试验以及病原体检验,临床医师仅仅凭借主观判断来选择抗生素,科学性不高[5]。同时,对于部分临床医师来说,没有重点关注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等信息,针对患者研究疾病表现以及类型时,仅仅关注药物疗效,缺乏职业操守以及道德修养,为了回扣,可能将一些抗生素新品种推广,导致临床日益严重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现象,另外,部分患者因为久病成医,就诊时,主动要求临床医生将药物疗程延长、药量加大、联合用药等,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更好治愈疾病,临床医生若一味迁就,根据患者要求将处方开具,会导致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发生[6]。
药物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是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可将显著成效取得,近年来,临床不断增加抗生素用药不合理发生几率,会对患者药物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4],甚至影响临床医生信赖程度,因此,临床应将抗生素临床使用合理性影响因素积极找出,将针对性解决措施找到。
抗生素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药物,是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可将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干扰,可以将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对细菌细胞壁合成相应抑制,可用于控制以及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临床日趋严重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一定程度上,会将患者、患者家属医疗负担相应增加,会不断提高病菌耐药性,会减弱药物对人体作用,没有明显抗感染性效果,导致恶性循环形成,升高病菌感染风险。[5]
临床实践证实,用药剂量不合理是影响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的主要因素,具体如下:(1)医生方面影响因素。由于临床医生不了解抗生素知识,在感染类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缺乏针对性诊断,容易将抗生素治疗盲目使用,对于各种抗生素来说,在代谢以及禁忌症等方面,均有区别,容易减弱药效,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2)患者方面影响因素。多数患者不了解各种抗生素、疾病,容易不严格遵医嘱用药,自身存在不良用药习惯情况,例如将患者用药剂量私自减少,甚至停药,容易发生用药不合理情况。(3)药师方面影响因素。临床药师若出现抗生素用药不合理情况,包括以下几点:药师未能充分认知自身认知度,不够了解抗生素知识;没有足够监督力度,未能及时发现不合理处方;将药物给患者时,用法用量未能清晰告知。
5 措施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需要开展以下干预措施:(1)将医德教育、专业水准相应强化。临床医师在处方开具时,药师按照处方取出药品,对患者病症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将抗生素合理搭配,在取药时,药师在发现处方不合理情况后,及时沟通开具处方医师。对抗生素禁忌症、适应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严格把控,必要情况下,为患者实施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将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下降,注意保护厌氧菌,可避免机体中正常菌群生理功能丧失。(2)将患者认知度相应提高。告知患者滥用抗生素坏处,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相应提升,保证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促使患者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概率明显下降。将抗生素交给患者时,药师应告知患者准确用药方法以及剂量,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促使患者正确用药意识相应提高。另外,医院应将相关宣传活动、讲座定期开展,患者可以免费参与,促使患者深入了解用药知识。(3)将管理体系完善建立。院方应强化抗生素药物管理,将有效沟通平台构建,用于药师以及医师联系,将医护人员之间合作能力相应提高,均有助于药物管理效果提高。将这一种相互干预以及依存关系结构建立并利用定期检查、互相监督办法来提高抗生素用药合理性。
6结论
此次实验得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影响因素包括用药剂量不合理20.00%、用药时间不合理28.00%、药物拮抗17.00%、重复用药9.00%、无指征用药6.00%、溶媒不当6.00%、给药途径不合理14.00%。
相关性文献提及,综合分析临床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将干预措施提出,十分重要,将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将配药状况进行严格监督,定期抽样检查临床医师开具的处方,将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处方出处查出,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加强培训临床医师的药理学知识,将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相应强化,将用药常识以及观念端正,将教育、培训力度相应强化,可明显减少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7]。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应将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将临床医师培训药代动力学以及药理学力度相应强化,可以规范应用抗生素应用,抗生素临床不合理使用率会明显下降。
综合以上得出,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在临床上容易发生,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将干预措施实施,可保证科学合理用药,将患者应用效果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韩其东. 临床药师干预降低医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率的效果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11):60-61.
[2] 杜康彭,史晓甜. 临床药学服务对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v.13(34):141-143.
[3] 宋华盛. 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 北方药学, 2017, 014(012):160-161.
[4] 王欣. 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 家庭医药, 2020, 000(005):183.
[5] 龚传路. 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5):98.
[6] 周世红. 临床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006(070):138,158.
[7] 皇小四. 加强药学干预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意义分析[J]. 健康必读, 2019, 000(015):207-208.
[8] 李嘉蕙. 试析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J]. 基础医学理论研究, 2020, 2(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