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与防治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月5期   作者:王丹
[导读]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王丹
(成都印钞有限公司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老年人是患高血压的高发人群,我国约半数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8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发病率更是高达90%,是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乃至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因素。
老年高血压定义:
年龄≥65岁,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诊断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特点:
老年人以单纯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差大为主要特征;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血压水平容易受体位、进食、情绪、季节或温度等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昼夜血压变化较大,易呈反杓型变化,以清晨高血压多见;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个高危因素及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部分老年人因为严重的动脉硬化可能会出现假性高血压,若没有良好的判断可能由于过度降压导致血压过低,出现头晕、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是需要长期监测、管理的一类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压是其中特殊的管理群体,高血压管理分为非药物管理和药物管理,社区对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管理有着重要作用。首先,高血压的发现、诊断,社区多是首诊地,很多老年患者因为无明显临床症状,故对高血压诊断不接受、不重视,从而忽略或放弃降压治疗,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团队,对此类患者定期随访,其家庭医生督促指导血压控制差的患者定期血压监测及降压方案调整,高危需转诊患者可及时双向转诊,以减少急性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极大减少了患者病残率、病死率的发生。
非药物管理包括:(1)心理疏导:高血压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疾病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治疗,定期做好监测,这样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部分患者对高血压认识不充分导致情况稍一好转就停止用药,导致血压的波动,甚至出现脑卒中的风险。长期使用药物,也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对患者也是一种心理压力容易导致患者心情不稳定,厌恶治疗。社区多开展宣传教育,让老年人对自身血压及高血压危害有足够认识,增加患者依从性,鼓励患者开展家庭自测血压,常见的测量血压的方式有三种:家庭血压监测、诊室血压监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三种检测血压的方式有机结合对掌握血压情况更清晰、更全面。
(2)综合评估:对确诊患者需了解生活方式、临床表现、既往史、家族史、服药史,分析可能发病的病因,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能,完善全身体检,了解危险分层、有无靶器官损害等。

(3)降压目标:年龄年龄≥65岁,血压≥140/90mmhg,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140/90mmhg;若年龄≥80岁,血压≥150/90mmhg,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150/90mmhg;对衰弱的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160/90mmhg,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收缩压降至≤150mmhg,不低于130mmhg
(4)生活方式干预:老年人不主张剧烈运动,每周不少于5天,每次不低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锻炼可有效降低血压。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老年人应该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应用酒精量<25g,女性每日<15g。
(6)限制食盐摄入:建议每日摄盐量<6g,增加富钾成分食物摄入,多食蔬菜、水果、鱼蛋奶类、豆制品、粗粮、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7)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控制BMI<24,纠正腹型肥胖,可预防高血压,减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8)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睡眠、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刺激:老年人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和血压的调控能力差,任何不良的精神刺激均可能导致血压的升高,故应及时做好调整。
药物治疗:降压药包括利尿剂、CCB、ACEI、ARB、ß受体阻断剂及其他种类。
(1)利尿剂:尤适合老年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2)CCB:降压效果好,分长效与短效,老年人适于长效,作用时间长,增加患者服药依从性,且对血脂、血糖无慢性影响,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其与利尿剂组成复方制剂口服方便,降压效果良好。
(3)ACEI:降压同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尿蛋白等作用,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保护作用,尤适宜于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4)ARB: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作用持久平稳,适合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不耐受ACEI者,如厄贝沙坦、氯沙坦等。
(5)ß受体阻断剂:通常不作老年高血压首选,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冠心病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选择,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老年人应用降压药需注意初始治疗多给予小剂量有效治疗量,根据病情逐步加量;药物的选用最好选择长效降压药,血压控制不好时可联合其他药物共同降压,单片复方制剂优选;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的损害、自身耐受性、经济能力等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