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中药毒性作用的小知识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月5期   作者:刘伟
[导读] “是药三分毒”,这是我们在平时用药时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这句话从某种角度上也说明了中药物使用需要科学与谨慎,以避免中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病情加重或者出现其他危害的情况。
 刘伟
(大邑望县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是药三分毒”,这是我们在平时用药时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这句话从某种角度上也说明了中药物使用需要科学与谨慎,以避免中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病情加重或者出现其他危害的情况。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对中药物的毒性作用关注度并不够高,所以导致其在中药物使用上,容易忽视掉一些中药物毒性作用,给自身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埋下不小的安全隐患。今天我们将简单地介绍一下中药毒性作用,以及在面对这些毒性作用时那些相关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关于中药毒性作用你了解吗?
其实关于中药毒性作用的认识很多时候是就药物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不良反应而言的,而关于中药毒性作用想要弄得明白一点,就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毒”。在中医中关于“毒”的认识,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方向进行理解,广义上关于“毒”的理解,可以通俗地称之为药,也就是指药物本身的毒作用和毒性;而从狭义上来理解的话,那么毒也就是我们通俗上认为的可以伤害人的毒。因此,从“毒”的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分析后,我们可以说中药毒性作用即对中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用药人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及药物作用中本身存在的毒性作用,这样一来,我们研究与分析中药的毒性作用,可以约等于即研究某些中药物所具有不利于人体的作用,而为了避免这种副作用的出现,在中药物应用中就不得不采用各种各样的综合手段,以有效控制中药的使用,确保所用的中药物,无论是药物配伍,还是药物使用方式,均不会对病人产生伤害,保证每一位病人的生命安全。
在避免中药毒性作用上,这些小知识你知道几个呢?
上文我们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什么是中药毒性作用,而为了避免这些毒性作用的出现,我们不得不从中药物使用的全过程入手,进行每一个环节的科学管控,以达到有效规避中药毒性作用的目的,确保病人在使用相应中药物进行治疗时,不会因为中药物所具有的毒性作用,而出现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通常以下这些中药毒性作用规避小知识,你值得拥有!
1.关注中药物安全监测与不良反应报告
平时我们在使用中药物治疗疾病时,可能很少有关注药物说明书或者相关药物市场监测报告的习惯,而为了可以有效规避中药物毒性作用,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中药物使用习惯,定期关注相应的中药物安全监测信息,关注到中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同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无病不要乱用药,患病后再治疗,避免没病乱用药,使得自己的生命安全反而受到不良影响。
2.科学使用,控制中药物剂量
用过中药或者长期接触中药物的人都知道,中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是搭配其他药物使用还是单独使用均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来确定剂量,如果剂量过小,则很难起到药效,无法改善病人的病情,但是如果剂量过大,则会使得药效过猛,可能导致病人身体无法承受,对病人的疾病治疗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而且,在中药物治疗中某些药物并不适宜大量使用,所以在药物使用上一定要根据实际病人的情况,确定具体药物剂量不可超量使用。

3.不同中药物制作方式也会影响到药物的毒性作用
中药物较为特殊,不同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方式方法均会对药物的药效产生影响,也会使得某些药物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一些其他的副作用,因此在中药物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药物的具体毒性作用选择相适宜炮制方式,以避免药物炮制不当,增加毒性作用的情况出现,在确保药物疗效的同时,避免中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等。例如,在黄连使用上,此种药物性苦寒,生用苦寒的效果最为猛烈,用吴茱萸、酒、姜等与其搭配使用可以将其苦寒收一收,进而让其寒而不滞。再例如,在苍术使用上,此药物性辛燥,对病人的胃产生刺激性,因此在使用苍术时可以适当使用麦麸炒或者米泔水制,以达到减缓其对胃部刺激的作用,改善苍术的毒副作用。
4.中药物选择也得看出身
大多数中药物均是植物,而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上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中药物与西药物最大的区别,中药物十分讲究出身,不同产地的中药物本身的品质是不同,因此其所携带的毒副作用也有很大的差异。故,在中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结合病人年龄、体质、症候性质等情况,选择相应品质(产地)的药物,确保药物使用安全。
5.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最讲究辨证施治,在疾病治疗上,相关医生要根据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去选择相应的药物,避免千篇一律。例如,人参作为名贵且强效的滋补药物,中医中常常会使用它来治疗喘促、虚脱、自汗肢冷、久病体虚、心衰、神经衰弱、气短等疾病。但有些人则不以为意,觉得人参是滋补的药物,在使用上格外的偏爱,不管是否体虚都使用,殊不知“人参长于补虚,短于攻疾”,因此在人参的使用上多以治疗脉滑实有力的实热证上,在湿热壅滞等导致的感冒、烦躁等病上则不适用。
6.药物配伍的科学
不同的药物搭配具有不同的效果,尤其是中药物种类繁多,在使用上不同的药物搭配可能出现不同的效果,因此为避免中药物毒性作用,需要重点关注药物配伍问题,一定要避免禁忌药物共同使用,以确保用药安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