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电厂优化运行探讨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4月12期   作者:戎伟伟
[导读]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更新与优化,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逐步增加,电厂逐步给予了机组优化工作足够的重视
        戎伟伟
        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 江苏省常州市 213011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更新与优化,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逐步增加,电厂逐步给予了机组优化工作足够的重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厂逐步加大了电厂运行信息化建设力度。电厂在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了电厂优化运行策略。以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智能信息处理;电厂;优化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逐步趋向规范化。对于用电企业而言,也具有着更多的选择权。作为发电企业,面对日益增大的市场竞争力,则需要在保证企业服务质量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降低企业发电成本,以此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通过提高机组运行成效,降低机组运行能耗,发电企业逐步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
        1电厂信息化建设现状
        1.1电厂实现了管控一体化
        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效发展,为我国电厂信息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从发展历程来看,电厂信息化建设经过了分散控制系统时代与网络化时代。在发展过程总,机组级与车间级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且厂级自动化水平与管理水平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全厂范围内形成了健全的共享网络,并实现了管控一体化。
        1.2MIS系统在电厂得到广泛应用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电厂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新时期,我国多数电厂构建了较为完整或者拥有部分业务的MIS系统。从硬件方面来看,电厂结合现实需要,积极构建了较为先进的数据高速公路。从应用软件来看,电厂则结合日常业务处理所需等,开发或者引进了先进的应用系统。比如常见的物质管理、缺陷管理、财务会计电算化等系统,有效提高了电厂日常工作成效。
        1.3电厂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
        从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基于智能处理的电厂信息化建设将会成为我国电厂重要的发展目标。尽管当下多数电厂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应对一些简单的分析工作,或者管理信息采集、存储或者显示等工作,但是从电厂持续性发展角度来看,电厂仍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在人力、物力与财力方面电厂信息化建设足够的支持,以此不断提高电厂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而满足电厂现实发展所需。
        2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电厂优化问题
        2.1积灰与结渣现象频现
        积灰与结渣是燃煤锅炉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一旦未及时有效地执行清除工作,会影响到锅炉运行效率、电厂的经济效益,甚至加大了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风险。为了合理规避以上问题,多数电厂组会在锅炉运行中应用吹灰器,以此减少锅炉积灰与结渣的出现。如何科学合理的评判吹灰器的工作成效,则是一项多元信息融合优化问题。在现实中,评价吹灰器优化性能指标具有着一定的模糊性,并影响到锅炉积灰与结渣处理成效。
        2.2煤炭燃烧质量欠佳
        新时期,煤炭仍然是电厂发电的重要能源。当锅炉燃煤效率较低时,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甚至会给周围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只有优化燃烧质量,方可以有效降低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并有效规避锅炉结焦或者受热面爆管等问题的存在。
        目前常见的燃烧优化方法多局限在现场试验,此种方式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成本。同时,由于锅炉输入输出特性具有着复杂性,耦合性较强等,导致此种优化方法的成效甚微。
        2.3机组组合欠缺合理性
        在电力系统中,机组组合问题是常见的电厂优化问题。

此项问题的核心在于电厂在满足系统负荷及备用要求与机组运行的技术条件约束的情况下,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机组开停机时间,以及各个机组所承担的运行负荷。通过科学合理的优化机组组合,可将发电系统整体的运行费用降到最低。实践表明,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开停机方案,可以将能耗量降到最低,并有效降低机组磨损率,延长机组使用寿命,为电厂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4电厂配煤方案欠缺合理性
        电厂配煤是常见的多目标多约束优化问题。煤炭种类具有着多样性,且多数电厂所配置的煤炭类型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导致煤炭质量也各有不同。在配煤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来配煤,无法将动力煤的经济价值充分利用起来,进而影响到煤炭燃烧成效。为此,不断优化配煤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3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电厂优化运行策略
        3.1制定完善的吹灰方案
        为了提高电厂锅炉吹灰器利用率,工作人员可以合理参照结渣特性综合评价权值方法与灰色聚类评估方法,来高效精准地评判燃煤锅炉的结渣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此种方法较为有效地提高了吹灰成效,有效解决了锅炉运行中产生的积灰与结渣,进而提高了锅炉运行效率,减少了锅炉运行中的潜在安全隐患。
        3.2有效提高煤炭燃烧质量
        在解决动态非线性优化问题时,可以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有效进行燃烧优化。此项处理措施的原理是:将锅炉燃烧问题作为黑箱,将锅炉燃烧的各种影响因素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优化目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通过及时调整锅炉燃烧,并从分散控制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到大量的数据样本呢,来对神经网络执行训练操作,进而科学合理地描述优化问题的模型。在相关人呢共神经玩过建设模型工作完成后,可以依托遗传算法,借助交换、变异等操作行为完成锅炉燃煤优化工作。
        3.3提高机组组合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在现实中,依托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家系统法、遗传算法、模拟返火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方法时常见的智能化处理技术。且这些方法在组合优化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比如,将退火演化算法与遗传算法融合应用时,退火演化算法可以不断优化遗传算法得出的解,进而有效提高机组运行效率。
        3.4提高煤炭配置方案质量
        为了科学合理地管控配煤质量,并提高动力煤整体的利用效率,电厂需要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煤种掺配方案。通过优化配煤方案,全面提高电厂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并增加电厂的经济效益。此外,健全的配煤方案,可以降低煤炭损耗与煤炭成本,并有效减少动力配煤中的硫含量。在实际配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电厂的各项要求充分考虑进去,有效满足煤质各项指标。
        从智能信息处理角度来看,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混合法成为有效的配煤控制方法。此类方法属于混合优化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焦化反应机理,借助神经网络构建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并依托遗传算法训练权值,全面提高模型的自适应性。慈爱,借助GA实施配煤比定量计算,以此提高煤炭配置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4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整体的用电需求量逐步增加,同时,人们对用电服务质量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电厂,在满足市场所需的同时,也逐步认识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方可以更好地提升电厂市场竞争力。在电厂运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问题,比如,积灰与结渣现象频现、煤炭燃烧质量欠佳、机组组合欠缺合理性、电厂配煤方案欠缺合理性等。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厂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此,依托智能信息处理,以上内容提出了相关的电厂优化策略。希望相关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于达仁,李晓栋,胡清华,等.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电厂优化运行技术[J].节能技术,2006,24(4):348-353.
        [2]王刚.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电厂优化运行技术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9(17):64-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