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韬
江西省抚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江西省抚州市344000
[摘要]化学品种类越来越多,消防救援队伍应对危化品事故处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危化品事故处置中,部分救援人员存在处置要点不明确、安全意识不强、洗消观念不够科学等情况。阐述了当前危化品事故消防应急救援现状,分析了事故救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消防;应急救援;危化品;要点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运用于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此而带来的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事故也逐年增加,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在消防救援队伍出警率中占比也越来越大。一般来说,危化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国际劳工组织为化学品所下的定义是“由各种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天然的或人造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针对此类化学品发生的危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称之为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
1危化品事故中的消防应急救援现状
1.1指挥侧重点不一致
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发生之后单纯借助部门或单位的力量很难完成应急救援任务,普遍情况下需要调动消防、公安、交警以及路政等多个职能部门,但是因为平常状态下很少会涉及到联动机制,所以事故发生之后现场会临时成立应急救援体系,此时往往会呈现出职责不明确、机制不完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很难实现协同化的作战,导致整体救援质量不高。与此同时,在救援工作中不同部门对于事故的认知以及处理侧重点并不相同,此时事故往往会导致多主体无法协同工作,呈现出各自为战的现象,从而形成指挥混乱、低效率问题。
1.2救援效率较低
目前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的救援工作属于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事故发生具备突发性、隐匿性,救援的力量如果到场晚,会错过最佳的处理时机,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加重。一方面在于报警不及时与不准确,第二方面则是现场道路不熟悉,行程相对较远,再加上交通堵塞问题的影响,导致救援不及时。第三方面是出动力量不足,因为报警信息的不准确,导致指挥调度中心以普通交通事故出警,但是到达现场之后无法满足实际救援的需求,从而会导致灭火救援工作无法顺利实施。
1.3专业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
对典型、常见危化品的理化性质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对辖区重点化工单位不熟悉,部分救援人员忽视了对相关工具书及查询系统的运用;个别救援人员还存在重经验、轻理论,重实战、轻学习等情况,致使发生危化品事故后,往往不能合理有效地处置灾情。相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复杂多样而言,消防部门的兵源个人素质差异也非常明显,大多数官兵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对于危险品的掌握能力比较差,再加上危化品的种类不断增多,导致出警后救援质量不高。
1.4部分救援人员对处置要点不熟悉
在考核中,消防救援人员对危化品事故处置程序、处置要点的内容掌握不够深入;在实战中,容易忽略处置程序及处置要点的重要性,往往根据自身经验、直觉盲目指挥,没有对事故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因此导致事故处置重点不明确、处置程序不科学。
2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的要点分析
2.1消防应急演练实战化
应急,赢在演练。不仅要制定应急预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演练,让员工知晓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应急演练要有计划性。
根据辖区的危化品储存规模、生产特点、人员和设备设施等情况,制定年度、季度、月度及周演练计划,并有计划地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做到所有区域全覆盖,做到未雨绸缪。2)应急演练要有针对性。针对辖区存储的危险物品不同种类、性质和火灾危险性,开展针对性消防应急演练,包括环境污染事故、泄漏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等专项消防演练;针对辖区生产工艺错综复杂、部分设备老化等问题,开展管道堵漏、登罐顶灭火等针对性消防演练。3)应急演练要有创新性。危化品企业可以采用不事先告知不提前预演的“双盲”训练演练方法,使应急演练更具实战性,切实提高员工的应急备战能力。4)应急演练要注重效果。每次应急演练结束后,都要及时进行讲评,根据应急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与完善,使应急预案更加贴近实际、符合需要。
2.2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标准化
应急救援预案是灭火战斗中实行计划指挥的依据,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一项重要的业务建设,也是实现计算机指挥的基础工作。1)改善应急预案的预见性。制定预案时要充分考虑天气条件、油罐沸溢或喷溅及灭火水源、灭火剂、物资储备、灭火战斗力量等,然后制定抢险措施。2)突出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危化品企业要应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相互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辖区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预案编制,要由过去的“一类型一案”,细化编制成“一罐一案、一个一案”,再逐步延伸为“一罐多案、一个多案”,将辖区生产装置、建筑物平面图、消防设施分布图和各重要部位灭火作战计划等参数输入计算机,在发生事故时,可在第一时间调用相关数据和灭火作战计划。3)注重应急预案的规范性。所有预案的编制、修订,均要按照国家编制导则的要求,组织专家评审,并向相关部门进行备案,评审合格后,由公司领导颁布。
2.3现场洗消要全面彻底
洗消是指对受染对象进行消毒、消除沾染(去污)和灭菌的措施。目的是将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和病原体等从各种器材装备、防护服装表面上除掉,或使之变成无害层面,使受染对象避免或减轻伤害,以减少伤亡,保障生存,及时恢复队伍战斗力。洗消对象包括受到有毒或腐蚀性泄漏介质污染的人员、装备和环境等,洗消过程中应坚持合理防护、及时彻底、保障重点、保护环境、避免过度洗消的原则。当前的一些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中,还存在洗消理念不科学、洗消时机不恰当、洗消点选取不合理等问题。尤其是个别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中,只注重控制、消除危险源,如制止泄漏、转移泄漏源等,而忽略了对现场人员、器材装备、场地、环境的洗消清理和保护,导致二次伤害或污染。
2.4强化救援现场管理工作
首先,需要做好救援现场的警戒管理,预防灾害事故持续扩大。在救援车选择位置后需要第一时间做好警戒管理,在事故没有导致化学品泄漏的情况下,可以以交通事故方式警戒,也就是在事故周边500m位置警戒。但是在雨雪或雾天应当建立事故1km位置设置警戒。在车辆中化学品存在泄漏风险时,则需要做好危险区域范围的侦测,并适当扩大警戒范围。其次,需要做好火场的通讯管理,通讯管理属于确保消防灭火救援质量的关键,同时也会救援官兵执行命令的基础条件。对此,在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救援工作中必须保障通讯质量,做好情报传递,在夜间工作中需要做好照明管理,借助移动式的照明设施做好现场照明。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消防部门在危化品道路运输处理过程中虽然累积了许多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技术与知识水平不足,缺少成套的救援装备体系。对此,在今后一方面需要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强化相应的技术装备,保障消防部门的化学事故抢险质量,最大程度降低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危害。
参考文献
[1]魏捍东.新时代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新使命和新挑战[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01).
[2]陈松.消防部队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实战化教学与训练方法探析[J].广东化工,2017,44(10).
[3]张宏宇,王永西.危险化学品事故消防应急救援[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