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205
摘要:现代化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业领域逐步突破技术瓶颈,倾向于信息化、自动化发展。电气工程作为系统性的工程建设项目,资源、资金投入量大,更是需要有效技术的高效应用来加持。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应用优势,并以自身经验提出几点应用对策。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趋势
引言:电气工程要想准确实施自动化控制,需要对整个过程涉及的所有信息处理进行分析。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智能技术具备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功能,其强大、便捷的操作机制可实时跟踪、分析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将人工效率提至最优化的同时,降低工程运营成本,获取更大经济效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为电气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更高的技术平台,有必要以此为基础,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
1 电气工程与智能化技术概述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电气工程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对行业结构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并驾齐驱”成为先进电气行业优化生产的主要研究点。因此,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和升级符合当前电气行业领域发展规律。
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并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1]。目前,智能化技术已被普遍应用于社会生产、活动中。智能化技术是计算机技术、GPS定位技术、精密传感技术等功能的综合使用[2],主要以图像识别、语言处理、自动化控制等研发系统作为应用载体。智能化技术对信息整合、处理、分析的精确控制大大增强了设备生产性能,帮助实现更高效的自动化控制,减轻人工操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智能化技术的长期运用下,电气运行事故发生次数明显减少,自动控制性能得到优化。
2 电气工程自动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智能技术的应用可将现代电气设备的各项优势发挥得更好,改善操作环境的同时降低了工作强度,人工操作效率也相应提升,同时还可以确保危险施工场所的安全性。电气工程自动控制领域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一致性。该优势主要表现在自动化的数据分析、识别。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差异性数据时,智能化技术可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判断和识别,并根据数据的差异性做出反应机制,避免出现电气自动控制工作中的盲目控制性问题[3]。
(2)无需控制模型。传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控制状态与控制模型设计关联性极强,系统设计往往需要符合相关控制模型数据,才能有效发挥自动控制性能。通常来说,控制模型的加持使设备更加符合程序化设计标准,但实时的动态追踪和数据分析功能相对欠缺,导致不可预测因素增多。而智能技术应用下的自动控制功能无需建立模型,可直接实现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实时分析,精准性相应增强。
(3)便捷的无人操作。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应用目标是通过计算机应用加强电气设备数据检测的合理化,生成实时数据后对自动控制系统实施更准确的判断,给出实践方案。因此,与传统类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相比而言,智能化技术要求具备更加方便、适应性强的控制功能。智能控制系统可以直接自动发出控制指令,释放人工劳动力,降低人工强度。智能化技术可利用无人化操作界面,更加精细化地控制电气设备自动化的鲁棒性变化值、下降时间以及响应时间[4],减少人工监控时间,保障电气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4)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传统自动控制形式的发展空间受到局限的原因之一便是无法对必要的人为操作误差进行预防和分析。
智能化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的精确计算功能,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分析电气自控系统出现的误差数据,并实施针对性的更正操作,尽可能排除人为干扰因素,充分发挥自我调节作用。
3 电气自动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电气设备自动控制应用
传统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更为复杂,自动控制功能的实现需完成各个操作流程,标准非常严格,必须借助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并且若设备控制的精密度欠缺的话,诸多影响因素(气候环境、设备状态等)带来的负面作用会更加明显。在智能化技术的帮助下,操作人员只需要实施指令,利用监督计算程序便可展开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数据计算操作,最大程度减少人为误差。相较于以往的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设备上的应用能够重点突出设备运行的效率性,发挥出更好的智能化特征,工程维稳和检测的成本投入将大大降低,推动电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智能化技术可以为自动操作控制执行奠定基本前提,保持设备功能、自动化功能的一致性。技术人员利用智能化传感器装置,将系统状态数据收集起来,然后利用多层级后台程序实时处理信息。多层级的后台程序可将数据分层,按照指令程序统一处理,更加高效。设备在接收到操作指令后,将系统执行信息反馈到监控界面,实施高效的多变量精细化自动控制,提高自动控制精度。
3.2 电气自动化优化设计应用
电气设备为电气工程运行提供原动力,这样一来,一旦设备自动化设计出现问题,则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对设备的设计方案提出了更高的优化要求。对于设计优化工作,可采用硬件+软件的形式,结合有关设计标准,简化自动化控制设计流程。设计人员可使用计算机软件,如BIM技术、CAD技术和遗传算法等,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优化[5]。此外,可利用智能技术增加自动控制报警设计功能,提供设备事故预警条件,保证各种检测通信功能的统一有效运行,在遇到高危状态时可及时预警。同时利用远程传输将报警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室,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处理。此外,企业需加强电气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提高团队在设计方面的理论实践能力,突破智能化设计的优化瓶颈,积极研发基于计算机的自动化系统设计机制,推动电气领域纵深发展。
3.3 电气设备故障检测应用
由于电气系统结构高度复杂,故障诊断成为电气系统管理、维护的重要部分,也是准确检测应用技术效果的对象。通过借助智能技术,管理人员可利用互联网+数据库准确判断电气故障原因及内容。首先,技术人员应利用智能技术,建立设备预警反馈平台和数据统计库,将所有故障诊断报告整合起来,为后期工程建设的维护和故障检测工作提供历史检测依据。其次,在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电气设备实现全面预测和风险防范,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风险控制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检修、维护项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一项新的任务,一方面技术研发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资源,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智能化技术将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提供更稳定的技术性保障,有效控制电气生产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同时其也将为未来自动化控制应用局限的突破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我国电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燕霞.电气自动控制工程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21(02):221-223.
[2]孙应芳,吕颖利.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10):267-268+272.
[3]陈星光,陈伟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1(07):3-4.
[4]张永,崔明洋,李昕.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6,8(02):56-57.
[5]孔令燕,王愈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相关应用[J].南方农机,2021,52(10):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