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及防护对策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1期   作者:马辉
[导读] 目的 讨论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及其防护措施。
         马辉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静配中心  430071
         摘要:目的  讨论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及其防护措施。方法  将近两年来我院收集的100例抗肿瘤药物危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结果  经过调查,结果表明药剂使用不科学52份,溶剂用法不当25份,给药速度不当9份,药物使用不合理7份,给药顺序不合理4份,给药剂量不科学3份。结论  抗肿瘤药物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相关医护工作者需要和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尽量减低药物危害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中心;危害

         医院的建设中,静脉配置中心是其中一个非常主要的机构,通常是在药物方面对临床医疗相关工作的开展给予大力支持,此机构往往是职业药师予以相应指导和监督,结合临床规定中的有关标准针对细胞毒性药物、抗生素药物及其静脉营养药物等实施配置[1]。为了更为深入地对抗肿瘤药物常见的危害有所掌握,本院选取了100份源自静脉配置中心的相关抗肿瘤药物较为常见危害的资料,现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源自我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的100份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危害资料,其中包含药剂使用不科学52份,溶剂用法不当25份,给药速度不当9份,药物使用不合理7份,给药顺序不合理4份,给药剂量不科学3份。
1.2  方法
         结合有关专业书籍、有关药物说明书及其参考文献等资料,对临床护理工组人员给予相应指导,令其能够合理运用抗肿瘤药物。并回顾研究与分析此次选取的100资料中抗肿瘤药物的实际运用情况和有关资料内容,针对其中药物运用不当的情况加以细致研究与分析,并进行详实记录,同时对于相应情况采用合理的对策[2]。
2 结果
         此次选取的100份抗肿瘤药物资料产生危害的原因见表一所示。

         另外,其中也存在抗肿瘤药物剂量使用不当的情况,正确的使用剂量应是:3.0克规格的紫杉醇用量为250毫升//100毫升;1.6克规格的吉西他滨用量为500毫升或250毫升//100毫升;0.1克规格的依托泊苷用量为250毫升或100毫升//500毫升。
3  讨论
         使用抗肿瘤药物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溶剂不当等情况。若是抗肿瘤药物溶剂出现匹配失误[3],则抗肿瘤药物相应的药理也会发生一定改变,这样药物本身的结构也会有所变化,从而造成抗肿瘤药物自身的溶解度有所降低,如此便会导致患者发生用药不适等一些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奥沙利铂通常也会被称作草酸铂,这一药物可以与氯化钠溶剂中存在的氯离子之间产生取代反应,同时也会出现水合反应,这样二胺二氯铂和有关的杂质便会从中析出[4]。在这一情况之下,若是使用奥沙利铂针对患者实施治疗,选用5%浓度的葡萄糖溶剂是最为良好的选择,却不是使用0.9%浓度的氯化钠溶剂。另外,在选用吡柔比星针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相关医护工作人员需要严加根据药物使用说明书的指导实施科学用药,可以采用5%浓度的葡萄糖溶液避免药物溶液的酸碱度产生变化,造成药物容易产生浑浊的情况。在针对肿瘤患者进行吉西他滨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应对药物说明书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予以注意,同时选择使用0.9%浓度的氯化钠溶剂对这一药物进行溶解处理。在使用紫杉醇针对患者实施理疗的过程中,医护工作者应结合药物使用说明书中相关规定选用5%浓度的葡萄糖溶剂对药物进行溶解。
         因为抗肿瘤药物的不同,对应的药物作用机理、药物动力学及其化学性质等诸多方面也会不尽相同,同时相应的给药速度也与最终的治疗效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若是给药速度不合理,情况严重时会引发一些临床不良反应的出现。所以,应保证药物溶剂量的合理选用,例如,使用吉西他滨药物针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医护工作者需要选用250毫升或是500毫升的溶剂量,但应结合药物使用说明书在30分钟之内完成静脉的滴注。通过众多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加大药物的实际运用频次、增加滴注的时间等方式都能够令药物的毒性得到一定加强。正因如此,相关临床医护工作者在选择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宜选用100毫升0.9%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一定的稀释处理,然后执行滴注操作。与此同时,实际使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药顺序的不同也会造成危害情况的出现。合理的用药时间安排及其给药方式的选取都与肿瘤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同时会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因此,针对肿瘤药物用药顺序作出科学安排能够明显减小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使药物治疗的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对于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临床药师应和静脉配置中心机构的医护工作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如此可以明显减小药物危害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王惠婷,陈凤莲,陈秀英. 肿瘤专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抗肿瘤药物的知信行调查[J]. 福建医药杂志,2020,42(05):143-144.
[2]谢显琴.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审核中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的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8):197-200.
[3]温坚坤,黄享贞,甄炬荃. 临床药师处方审核对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7):175-177.
[4]那春雷.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职业暴露的影响分析[J]. 人人健康,2020,(04):20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