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1期   作者:.索桂峰
[导读]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索桂峰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014030

         【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4月收纳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探究护理过程中的纠纷根源,然后行之有效地应对,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管理服务,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践调研可以看出,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护理纠纷等,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探究可能导致纠纷的原因和根源,然后针对性的提供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服务,落实相关对策,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降低护理纠纷,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纠纷;常见原因;对策
引言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于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同时对于医疗服务也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妇产科而言,在实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就需要高度重视护理质量的提升,同时要从根本上有效规避护理纠纷,对于护理纠纷可能出现的常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以此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使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能够得到质的提升。结合这种情况,在具体的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就需要充分落实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护理过程中的纠纷常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然后落实科学可行的护理对策,进而确保妇产科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基于此,本文选取2020年8月到2021年4月这个阶段内我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和对策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作出应有的贡献。现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时间段选在2020年8月到2021年4月,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我院在这个阶段接收的12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在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是69岁,年龄最小的是31岁,平均年龄是45.35岁。结合护理方法的不同对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有对比分析的意义。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而言,实施对照组基础上的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探究护理过程中相关纠纷的常见原因,然后提出和落实更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落实和完善,以此为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奠定基础。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通过将所得研究数据使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表示检验计量资料,卡方表示检验计数资料,P值判定组间差异,当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96.67%(58/60)和1.67%(1/60),而对照组分别为。83.33%(50/60)和10%(6/60),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
         通过本次研究的调研分析和实践论证可以看出,在妇产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产生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因为护理人员在妇产科护理实践中面临着极大的工作压力,身心俱疲,往往在服务态度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情绪,不能全面细致的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或者疑难问题等等,或者护理的不够及时有效,由此导致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护理纠纷。除此之外,某些资历比较浅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和风险识别判断能力,在应急处理能力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由此导致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欠缺,面对患者的需求时,往往不能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和处理,在沟通技能、护理技巧等相关方面不能充分掌握,缺乏足够的临床护理经验,因此使得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不满情绪,进而呈现护理纠纷。其次是患者方面的原因。通过调研也可以看出,导致护理纠纷出现的因素中,患者方面的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患者对于自我的疾病知识不能充分了解,对于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不具备应有的掌握程度,不能严格遵循相对应的护理制度或者要求,在护理过程中缺乏配合度和依从性,进而导致实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对于护理管理有特别高的预期,不符合实际情况,进而导致护理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落差,没有达成心中的护理目标,因此导致护理纠纷问题出现。第三是医院管理方面的问题。在医院的妇产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只有确立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在风险防范机制、排班制度等方面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体现出应有的制度和管理效果,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或者降低护理纠纷问题出现。但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因为相关制度内容不具备足够的可行性和完善性,所以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或者管理缺陷。同时因为护理管理责任和排班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或者不足,由此导致某些护士工作十分繁重,夜班频繁,进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护理问题。另外,在医院的卫生管理、安全设施配备、仪器设备管护等一系列相关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护患纠纷。
3.2处理对策   
         在具体的护理过程过程中,要充分落实优质全面的护理管理,着重针对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和处理对策,这样才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体来说,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重做好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着重针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确立长效培训机制,使相关护理人员能够有效通过培训,在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业务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充分具备应有的岗位胜任能力和风险防范和处理能力,在应急处理方面也要进一步增强,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其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服务。同时,要确保护理人员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在态度、职业道德、业务素养等方面全面增强,语气柔和,态度真诚,用规范的言行举止,构建和谐友善的护患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规避护患纠纷出现。其次,要从根本上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工作。要在工作实践中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具备正向阳光的心态,消除负面情绪。把握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然后行之有效的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掌握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者安全隐患,然后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确保患者在思想层面高度重视各项注意事项,然后在实践的行动中进一步提高配合的程度,着重把握各类护理要点和关键所在,这样能够进一步有效规避各类风险因素等等,使其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第三,在医院的管理方面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要构建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任务要求得到充分的明确,落实责任制和监管机制。同时,在交接班制度方面也要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使相关人员得到科学合理的分配,进而提升护理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在安全防护设施方面也要不断的优化,体现出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效果。
4结论
         总之,对于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进一步落实优质全面的护理干预,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程满.妇产科护理常见纠纷与护理对策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3):105.
[2]刘一博.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纠纷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9,14(31):218.
[3]王秀英.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20,8(22):190-191.
[4]袁玉清.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1(03):412-4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