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华 程阅凤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四病房 1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提高吞咽障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方面的应用。 方法 从2020年1月到2020年3月在住院的患者中选取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且蛙田饮水实验评分≥2分的患者36例,对他们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原因分析、真因验证、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结果 QCC活动实施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从48.89%提升到了86.67%. 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使吞咽障碍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显著上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运用QCC科学方法持续改善护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吞咽障碍;健康教育;提高;护理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是我国成人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22%-70%[1]。多种原因导致食物不能够经口腔进入胃中称为吞咽障碍,表现为液体或固体食物进入口腔、吞下过程中发生障碍或吞下时发生呛咳、哽噎[2]。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由于自主进食困难,不但会导致误吸等并发症发生,还会引起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并影响药物服用,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的吞咽功能康复指导,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知识及技能。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通过全员主动参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重要工具[3]。品管圈活动作为一种护理新模式,对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以及科室护理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为了提高吞咽障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减少吞咽障碍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吞咽障碍患者疾病的康复,规范护士工作流程,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2020年1月-8月,在病房护士中开展了品管圈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2020年1月到2020年3月在本科室住院患者中选取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且蛙田饮水实验评分≥2分的住院患者36例。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小组 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本小组由8名成员组成,其中1名圈长1名,负责整体策划安排,辅导员1名,负责指导成员,圈员6名。
1.2.2 选定主题 采用头脑风暴法和5-3-1评分法进行选择,最后选中“提高吞咽障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
1.2.3 制定活动计划 绘制甘特图,制定活动计划,活动周期为2020年1月-8月。
1.2.4 现况把握 自制查捡表对2020年1月到2020年3月在本科室住院患者中选取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且蛙田饮水实验评分≥2分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得出改善前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为48.89%。根据查检表数据表明,食物性状错误、未清理口腔、进食环境错误占82.61%,将此三大情况列为本圈改善的重点。
1.2.5 目标设定 全体圈员根据5-3-1进行打分,圈能力为71.43%,根据公式计算: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改善能力=48.89%+(1-48.89%)*82.61%*71.43%=79.05%
1.2.6 原因解析 通过头脑风暴,分析改善重点,绘制鱼骨图,找出所有原因,
通过要因选定表,全体圈员参与评分,选定要因。对这些要因进行真因验证,制作柏拉图,最后真因。
1.2.7 对策拟定 全体全员进行头脑风暴,针对每项真因提出相应对策,对对策的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进行评价,按5-3-1进行评分,并根据80/20法则,选出有效对策。
1.2.8 对策实施与检讨 组织圈员及护理骨干成立安全进食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向家属宣教进食时体位保持坐位或半卧位,与营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每周进行一次健康大讲堂,规范健康大讲堂内容,护士详细讲解。按照所制定对策进行实施,经过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并将此对策列入神内四病房标准书。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效果确认得出吞咽障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由改善前的48.89%提升到改善后的86.67%,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25.26%,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77.27%
3 讨论
3.1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2%-70%,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早期、全面、系统的康复训练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最大程度地促进机体功能康复[4], 脑卒中后3个月内为康复的最佳时期,其中以最初4周内的康复效果最为显著。因此提高吞咽障碍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可帮助患者避免因吞咽障碍而发生误吸、误咽和窒息,也可避免因进食困难而引起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3.2 QCC活动有利于提高吞咽障碍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 QCC活动前,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为48.89%,活动后,知晓率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QCC活动有利于提高吞咽障碍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通过QCC活动的开展。护理人员掌握了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护理知识及技能,提高了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降低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慧娟,陈妙霞,安德连,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标准化康复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5):366-368.
[2]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M],2017,837.
[3]吕慧颐,赵俊,刘艳梅.品管圈在提高护士脑卒中早期康复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9C):3449-3451.
[4]Gross J C,Goodrich S W,Kain M E,et al.Determining stoke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level care[J].Clin Nurse Res,2001,10(1):40-51.
黑龙江省护理学会威高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20510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