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丽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和田848000
摘要:目的:针对呼吸内科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4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应急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整体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引言
呼吸内科是每个医院中都必不可少的科室,收治的对象主要为老年患者,因患者身体状态和指标出现异常状态,会引发慢性疾病,导致患者病情不稳定,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恢复具有不良影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危重,采取及时抢救措施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预后具有关键影响,大多患者会因为病情严重,存在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容易引起并发症。在患者护理期间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护理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应急护理措施以后对于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对照研究,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42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9岁至71岁,平均年龄为(48.2±5.4)岁;观察组42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10岁至73岁,平均年龄值为(47.1±5.6)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健康宣教以及吸氧。观察组患者采用应急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第一,入院指导:对于呼吸内科中所收治的重症患者在入院以后需要保持亲切的态度,和患者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详细讲解患者在采取治疗措施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时排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疑虑,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对于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需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安慰,明确负面情绪对于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通过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在治疗期间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第二,用药干预:根据患者实际年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患者用药剂量以及用药方法的严格把控,同时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以及过敏史综合考虑患者重症情况,合理制定用药方案,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需要建立静脉通道,在应用输液泵时进行输液速度的控制,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药物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第三,体征监测:在患者护理期间密切监测体征变化情况,因呼吸内科中收治的患者病情发展较为迅速,对于患者病情具有较大威胁,因此在护理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心率、痰液量、呼吸频率、外周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的持续性监测,在出现异常情况以后需要及时反馈于医生采取对症处理措施,此外评估并发症诱导因素,及时发现病情转归以后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第四,呼吸道干预:叮嘱患者增加饮水量,对呼吸道做好湿化护理,鼓励患者咳嗽,在患者护理期间协助其选择舒适体位,促进排痰。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进行其压疮风险性评估,掌握患者皮肤状态,帮助其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第五,吸氧疗法:给予患者吸氧护理,对于存在意识障碍以及呼吸抑制等情况的患者因病情较为严重,如果存在氧疗不当的情况,需要降低氧疗量,保证患者吸氧安全,对于患者呼吸功能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密切监测。第六,环境干预:确保患者环境处于通风状态,保证病室空气清新,为患者创建舒适以及清洁的病房环境。第六,心理护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和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沟通,说明呼吸内科重症疾病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观察患者精神状况,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实施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缓解不良情绪,促使患者以良好状态接受治疗。同时,良好的心理护理沟通,能为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的应急护理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可提高应急护理时患者及家属对治疗配合的依从性,提高抢救成功率。第七,应急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有应急观念,因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经常出现心律失常、胸部阵痛、严重咳嗽等症状,有窒息危险,护理人员需熟练操作重症病房各种急救设备,掌握基本急救措施。平时注意检查应急设备保养情况,提前准备好应急抢救仪器、必备物品及药品等,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尽快实施护理应急方案,迅速处理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降低死亡风险。
2结果
针对于呼吸内科护理中的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常规护理方法的结果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应急护理措施能够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具体的情况见表1。
表1两组病人护理前后康复情况
3讨论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危急,随时有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做好应急护理措施。应急干预措施是保障患者生命的基础,通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应对突发状况,促使患者病情快速缓解,提高康复率。从患者心理、气道等层面开展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防范意识,促使患者配合治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而对于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由于此类患者的病情相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更加严重,患者的生命随时可能受到威胁,因此,在实际开展治疗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预判,在此基础上,提前做好应急准备,避免紧急情况发生时由于准备工作没有做全而影响抢救,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实现护理工作整体开展质量的提升。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在患者疾病急性发作期以及慢性迁延期的护理措施,第二个部分是在患者疾病缓解期的护理措施,同时,心理护理要能够伴随着患者接受治疗的全过程,通过采取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一方面能够使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负面情绪能够得到有效消解,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患者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进而达到降低患者病死率的治疗目的,为整体治疗效果的保证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患者来说,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越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度就越高,因此,呼吸内科护理人员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完善,避免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发生危险。
综上所述,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对于患者后期康复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成琴.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9(24):132-133.
[2]黄展芬,谭艳萍,邹瑛,等.人性化护理对睡眠呼吸监测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33(1):131-133.
[3]澳雅芬.睡眠呼吸初筛仪用于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监测的护理指导[J].中国医师杂志,2020(z2):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