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控制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1期   作者:白云 阿尔达克·居马哈孜
[导读] 目的:探讨分析疼痛控制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白云   阿尔达克·居马哈孜
        伊犁州奎屯医院 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疼痛控制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2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疼痛控制护理,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4h、8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疼痛控制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加快其病情康复,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疼痛控制;常规护理;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
        创伤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骨折疾病,是指由于暴力或意外事故造成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中断,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创伤性骨折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对其采取早期积极的治疗十分重要[1]。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创伤性骨折的常用手段之一,虽具有显著效果,但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加之术前创伤影响,导致患者极易出现术后疼痛,疼痛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对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镇痛护理十分重要[2]。本院将疼痛控制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具体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2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7.59±10.35岁)和研究组(100例,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7.66±10.47岁)。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全面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手术认知度,增强其治疗信心,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并开导、鼓励患者,使患者积极面对手术,术后遵医嘱行补液、镇痛、抗感染等治疗,加强基础护理。研究组在以上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数字评价量表(NRS)、语言评价量表(VRS)等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评估疼痛频率、部位、范围、性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首次疼痛程度≤2分者,可不必再评,疼痛评估3~4分者,每日评价2次,疼痛评分≥5分者,每日评价3次,连续24h评估疼痛评分≤2分者停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疼痛控制措施。
1.2.2疼痛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疼痛健康宣教,向患者解释术后疼痛为正常现象,使患者正确认识术后疼痛,嘱患者不必过度担忧、恐惧,向其讲解疼痛对术后康复的影响,疼痛评估方法,常用镇痛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等,非药物缓解疼痛的常用方法,疼痛自我管理方法等,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可以被控制和缓解的,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自控镇痛泵。
1.2.3药物镇痛。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熟悉常用镇痛药物的药效、药量、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等,严格遵医嘱用药,给药速度、剂量应适宜,用药后观察不良反应,加强镇痛泵的安全管理,口服镇痛药物者合理用药。
1.2.4非药物镇痛。指导患者通过热敷、冷敷、按摩、放松、分散注意力、深呼吸、冥想、听音乐、聊天、打游戏、看书等方法缓解疼痛。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式评分法(VAS)评估,分别于术后4h、8h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术后4h、8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以往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中多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重视基础护理,忽略疼痛对患者术后康复潜在的不利影响,需对患者实施镇痛护理[3]。本院即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了疼痛控制,主要包括疼痛评估、疼痛健康宣教、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等,疼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疼痛控制措施,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认知度,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措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疼痛减轻,患者术后康复进一步加快。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4h、8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疼痛控制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是切实有效的。
        综上所述,将疼痛控制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加快其病情康复,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宋传君. 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 双足与保健, 2018,27(03):162+164.
[2]景丹. 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9, 27(18):74-75.
[3]郑慧. 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 2018, 26(8): 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