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芳1 申晓静2
山西省肿瘤医院乳腺放疗科 山西 太原 030009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2例,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81.25%,并发症发生率为6.16%,低于对照组的25.00%;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护理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患者数量的不断上升,乳腺癌已成为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关于乳腺癌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但雌雄激素紊乱、遗传与乳腺癌发病具有密切关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手术后,做好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2019年4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年龄29~60岁,平均(43.21±2.31)岁,观察组:年龄28~61岁,平均(43.38±2.21)岁。所选患者均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且已经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严格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皮肤消毒、引流液药物管理护理。
观察组:常规护理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
(1)病情观察:患者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待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小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给予适当吸氧。定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待患者麻醉清醒,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指导取半卧体位,利于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深呼吸,避免肺部并发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一旦发生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伤口护理:手术后采用无菌纱布或者棉垫充分填压在腋窝处,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该包扎方式能促进皮瓣与胸壁贴合,但是应当注意松紧适宜,避免出现血运异常现象。定时观察患者的伤口敷料,一旦出现污染,及时更换。密切观察患者患侧的上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的变化情况,如果呈现青紫色并且温度较低,考虑包扎部位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包扎绷带的松紧程度,调整时需注意边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边调整,以避免弹力绷带松脱。
(3)引流管护理:手术后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打折、滑脱,以保持引流管通畅;当患者卧床时,将引流管固定于床边,当患者起床时,将引流管固定在上衣;在连接固定时,为了确保有效的负压吸引以及引流通畅,对引流管进行挤压或者负压吸引。并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观察引流管有无出血。
(4)饮食护理:当患者在术后6小时不存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可正常饮食,确保充足的热量和维生素,促进机体康复。
(5)肢体功能锻炼:待患者生命体征等稳定后,可于术后24小时内开始进行手、腕部的功能锻炼;在术后1~3天开始进行上肢肌肉收缩锻炼;术后3~5天开始肘部功能锻炼;术后7天可开始进行肩部功能锻炼,比如做手指爬墙、自行梳理头发等动作。需要注意的是患肢负重时间不可过长,负重量不可过大。
(6)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安抚,并且取得患者家属理解与合作,鼓励夫妻双方坦诚相待,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现状,鼓励其表达手术创伤对自己今后角色的影响,提供改善自我形象的措施或方法。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8周后的病耻感评估结果、应对方式评估结果。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包含皮瓣坏死、感染、皮下血肿、上肢抬举受限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6.16%)、2例(6.16%)、1例(3.13%)、3(9.68%),并发症总发生了为8例(25.00%),观察组患者上肢抬举受限2例(6.16%),无皮瓣坏死、感染、皮下血肿状况,观察组患者并发生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检验值为4.27,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乳腺癌患者多存在害怕、焦虑、担忧、抑郁等负面心理,导致患者存在一定病耻感,很多患者倾向于选取负面应对方式,导致其生活质量较差。因此,将综合护理服务提供给乳腺癌患者具有可行性,能够促使改善负面心理,减少病耻感,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有助于保证治疗效果,促使身体恢复健康,尽早恢复社会功能。
综合护理干预以护理工作人员为主导,加强多个学科之间的团队合作,更具有人性化以及整体性。本研究显示,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护理干预8周后的病耻感评分降低,面对的应对方式评分增高,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评分降低。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使患者参与康复课程、提供心理治疗、给予针对性照顾护理等,减轻患者存在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痛苦,提升患者躯体方面舒适性,同时,增加社会方面支持干预,改善其生存质量。
乳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在40岁以上妇女中发病率较高,占到了各类恶性肿瘤疾病的7%~11%。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同时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临床研究表明,该疾病的发生可能和女性体内雌酮含量变化有关。综合护理干预是临床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手段,其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关注患者心理、并发症情况、功能锻炼、意识及健康教育的全面管理。就护理效果来看,其能有效消除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减少乳腺癌并发症发生,这对于患者治疗护理结果具有较大影响。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为96.87%,并发生发生率为6.16%,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白玉玲,王芳,荆海红,等.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在提升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水平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9):1292-1295.
[2]汪梅,郭宇飞,张娟,等.早期乳腺癌手术方案、循证护理对策对血清VCAM-1水平和远期疗效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2):2859-2861.
[3]李楠楠.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85-87.
[4]苏娅丽,王丕琳,刘均娥,等.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2):310-313.
[5]卜明,余燕,李萍,等.互动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癌性疲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8):53-56.
[6]贾素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05):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