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玲丽 陈利真
钟祥市人民医院 湖北 钟祥 431900
【摘要】目的:评价比较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梗抢救的作用。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目标,从中选出96例以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急诊护理路径,每组各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其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悬殊,P<0.05;护理前的情绪评分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对照组低,统计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抢救急性心梗患者时配合急诊护理路径干预能大大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态,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传统护理;急性心梗;抢救成功率
急性心梗是心血管疾病多发的危重症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由心脏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由于此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若不及时抢救治疗会造成患者致残或死亡。抢救急性心梗的关键在于时间,为了缩短时间,减少抢救时的失误,有效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本文将针对我院急性心梗患者展开研究,对比分析传统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及抢救效果[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收集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9月,从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中抽选出96例展开系统调查,按照随机双盲法划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男:女=28例:20例,年龄48~76岁,平均(58.52±5.33)岁;观察组48例,男:女=27例:21例,年龄47~78岁,平均(59.61±5.43)岁。2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均衡可比性,结果P>0.05。
纳入标准:发病至就诊时间<12h;患者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排除标准:恶性肿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史。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医院接到120急救电话后迅速出车,将患者快速送至医院抢救,常规给予心电图、吸氧等治疗,入院后送至抢救室治疗,提供常规的健康、饮食和病情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具体包括:(1)建立急救护理小组:从急诊室挑选经验丰富、认真细致的护士组成小组,护士长为组长,共同分析和讨论患者的病情、病因及抢救手段,结合医院制定详细急诊护理流程,统一组织成员共同参与专业急诊培训,模拟急诊流程,掌握相关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2]。(2)院前急救护理:接到120急诊电话后,明确发病症状和位置后快速出车,以电话方式指导现场人员调整患者的体位,禁止随意挪动身体,快速抵达现场后应立即进行抢救,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面罩吸氧,将患者轻轻挪至救护车上[3]。(3)转运急诊护理:转运途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合理指导患者服用急救药品,将患者的病情和信息告知医院,通知院内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同时安抚患者及家属的心情,叮嘱其放松心态,对治疗充满信心,入院后快速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血常规,将患者送至急诊室溶栓治疗[4]。
1.3观察指标
统计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休克,情绪变化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测评,分值越高表示情绪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2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描述形式用(%)表示,检验用X2,计量资料的描述形式用(±s),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抢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其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悬殊,统计结果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其中急性心梗较为常见,此病发作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来提高抢救效果,降低临床病死率。
以往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护理内容少,照顾不全面,无法全面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而急诊护理路径干预能通过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和流程,组成专业护理团队对患者展开系统、全面、贴心的护理服务,此护理措施能为患者抢救争取更多时间,缩短转运时间,规避各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为患者快速诊疗提供良好环境和乐观心态,促使其生命得到挽救[5]。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比对照组低,其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比对照组低,统计差异大。
综合上述,给予急性心梗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不仅能提高临床抢救效果,还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引导患者安心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智,戴文君,徐琴,等.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8,8(21):32-33.
[2]彭冬玲,周春兰,邓军红.对比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6):53-54.
[3]陈岩.急诊护理路径及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247-248.
[4]耿兆霞.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5):165-167.
[5]刘桂英.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8,37(13):139-141.
作者简介:姓名:范玲丽 1992年12,女,汉,本科,
职称:护师 研究方向:急性心梗相关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