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创面不愈合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1期   作者:顿雪梅
[导读]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创面不愈合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
        顿雪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  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创面不愈合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方法 收集30例糖尿病创面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糖尿病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总结糖尿病患者创面不愈合的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30例患者创面32处,其中骶尾部8处,足跟7处,髋部6处,肢体残端4处,胸部3处,会阴部3处,其他1处。发生难愈合创面高危因素包括外伤、照顾者知识缺乏、护理评估不准确不及时、营养状况不良、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手术创面不愈合等。结论 糖尿病患者创面不愈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创面不愈合较一般创面创伤患者,创面更容易发生不愈合或是难愈合。临床护士需要了解糖尿病患者产生创面的危险因素,并对创面进行进行评估,预防难愈合创面的产生,并对已发生难愈合创面的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护理。
        【关键词】 糖尿病;创面;临床特点;护理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对其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不仅会引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还会导致大部分患者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的情况,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阻碍患者身体的康复[1]。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由外伤、烧伤等所致的急性巨大创面也屡见不鲜。随着生活质量及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创面治疗后局部的形态及功能恢复要求也越来越高。本研究通过对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糖尿病患者创面不愈合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关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武汉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住院的创面不愈合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男性18例,女性12        例;患者年龄32到80岁不等;患病病程12年到40年不等。
1.2方法 通过收集创面不愈合患者入院时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30例创面不愈合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数据,总结糖尿病患者创面不愈合的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2结果
2.1临床资料 患者本身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血压、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其他合并疾病。
2.2糖尿病相关资料 创面不愈合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次数、负压吸引器、水肿程度、经皮氧分压、自理能力分级都影响着糖尿病患者发生创面及难愈合创面的发生率。


2.3 发生原因分析
2.3.1患者 (1)皮肤承受压力:反复短时间高压5例, 短时间高压2例,长时间高压23例;(2)营养体重情况:肥胖2例,        过重4例,消瘦14例,非常消瘦2例;(3)水肿:无27例,轻度水肿2例,重度水肿1例;(4)自理能力:无需依赖1例,中度依赖6例,重依赖19例;(5)发热:无22例,低热2例,中等热 2例,高热1例;(6)排泄情况:大便失禁2例,小便失禁3例,大小便失禁7例;(7)精神心理因素:阿尔茨海默病1例,情绪低落12例;(8)肢体功能障碍:肢体活动受限20例,肢体瘫痪8例;(9)其他:长期卧床19例,携带导管10例,运动功能减退22例。
2.3.2环境及其他 患者生活环境温度>24,湿度>60%,患者偏瘫导致长期卧床,陈旧脑梗塞、长期坐位不更换体位,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对于糖尿病创面不愈合的患者,骶尾部、髋 部、坐骨结节处、臀部、足跟部是发生原发性创面的主要部位,应作为预防和观察的重要部位。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不愈合创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家属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并发症的预防及认知水平较低,知识缺乏,护理措施不到位造成。
3.2营养状况 本组患者普遍消瘦,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或不足,导致肝脏及肌肉中摄取蛋白质减少,蛋白合成减弱,分解代谢亢进而造成体内营养素缺乏。临床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35g/L或体质量减少超过15% 即可认为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2]。营养不良不仅已被确定为压疮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3],而且会导致创面难以愈合。
4护理
4.1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需要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改善全        身情况,促进创面修复。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血糖,同时每周检测血清白蛋白水平以评价营养改善状况,根据检测结果将营养支持方案进行随时调整。
4.2.1定时翻身 定时翻身、改变体位,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对于病情危重需要绝对卧床的患者,在早期即应采取减压措施,如给患者使用气垫床,外擦赛肤润,在骶尾部等承压过重的部位加垫海绵圈等。
4.2.2防止皮肤损害 移动患者时防止拖、拉、推等动作,床单位、衣服平整,无异物,避免对患者皮肤的损伤,放置或拿取便器时注意将骶尾部腾空,防止损伤局部皮肤。采用湿性敷料创面,可吸收伤口渗液,避免皮肤细菌侵入。
4.2.3心理护理 皮肤缺损往往需长时间换药,多次手术扩创、植皮,才能使创面愈合。治疗时间长,患者痛苦大,治疗费用高,患者精神及心理压力大[4]。尤其是经历多次手术治疗的患者,心理恐惧,情绪更为低落,护理人员必须满腔热情去关心、理解患者,使患者在精神上得到慰藉。
5.小结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及深部组织破坏,且病程较长,存在年龄偏高、营养不良、术后易感染、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辅助治疗、长期卧床行动受限、皮肤长时间受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照顾者认知水平知识缺乏等问题。患者、家属、护士三方都需要掌握糖尿病患者创面产生的临床特点,采取相应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一旦创面发生,应早期治疗,采取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控制血糖,加强营养,减少不良刺激,防止感染,促进创面早期愈合,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1]刘燕芳,毕新岭,陈珏.糖尿病鼠皮肤伤口模型研究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6):45-47.
[2]曹顺华,余小萍 老年人压疮的形成因素与防治措施的进展[J].上海护理,2005,5(4):51-54
[3]常宝成,潘从清,曾淑范 208例糖尿病足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2);129-130
[4]范丽凤,郑亚光,朱秀勤,等.糖尿病患者跌倒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0):730-7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