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鑫 冯瑞锋 闫兴燕
聊城市人民医院 手术室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室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20年8月期间于本院行颅脑手术治疗患者共87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护理研究。术前依据家属护理医院将患者分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3例(联合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手术实施指征、手术结果及并并发症率差异。结果:经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手术时间(4.02±0.54)h、术后ICU治疗时间(4.25±1.62)d及住院时间(23.54±2.95)d,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2.1229,5.6358,6.5509);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88.37%(成功38例、致残5例、死亡2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30%(颅脑感染2例、呼吸系统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548,4.6793)。结论: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期间配合积极手术室护理,可在针对性规避相关手术并发症风险诱因后,积极控制患者手术治疗安全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颅脑损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影响
外科手术治疗是颅脑损伤患者临床主要治疗方案,可在对症神经外科手术实施后清除患者颅脑损伤后颅内血肿、出血、残碎骨骼组织等,尽可能维护患者受损路脑组织功能性,降低因颅脑损伤所致死亡、致残风险,临床治疗价值显著。但在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中,患者损伤类型差异不仅可对手术方案选择产生影响,对于患者手术安全性同样存在显著影响性,如颅脑损伤后感染、手术医源性损伤、大脑功能损伤等,均可直接影响患者手术安全及预后效果,故针对上述因素开展相应临床护理,对于患者手术安全性的提升或具有显著影响[1]。因此,为评价手术室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9月~2020年8月期间于本院行颅脑手术治疗患者共87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护理研究。术前依据家属护理医院将患者分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43例。
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0.52±3.98)岁,致伤因素:车祸伤28例、高空坠落伤11例、跌落伤3例、砸伤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1.09±4.05)岁,致伤因素:车祸伤26例、高空坠落伤12例、跌落伤3例、砸伤2例。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神经外科专科检查结果均提示为颅脑损伤,需接受外科手术治疗;(2)家属经确认手术方案后,依据护理意愿选择围术期护理方案;(3)研究由本院伦理委员会监督实施。排除标准:(1)明确合并手术禁忌症者;(2)合并颅脑血管病变者;(3)入院时已合并多器官衰竭体征或深度昏迷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即依据本院神经外科标准围术期护理流程实施护理,如术前评估、检查,手术室准备、手术室护理配合等。
观察组联合手术室护理:(1)术前:术前除对患者基础手术指征进行检查评估外,还需分析其颅脑损伤损伤进展、有无颅脑感染等客观因素,以明确患者手术实施安全性,依据术中、术后并发增风险制定可行护理干预计划。手术室准备中,需在常规环境、器械准备同时,对症实施急救准备,确保术中危象发生时可及时用药,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维持手术进度。(2)术中:术中可在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同时,加强术中体位管理护理,通过体位调整及衬垫处理,降低手术压疮风险,并积极把控手术时间,降低术中感染率。(3)术后:术后需在ICU治疗期间,依据患者手术指征及生理机能恢复情况进行二次临床评估,经确认术后并发症风险类型后,予以医疗干预措施,如药物感染、抗感染、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早期促醒实施等,控制术后并发症风险,保障患者安全过度术后高风险期[2-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实施指征、手术结果及并并发症率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组间差异性统计分析,如统计结果为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时间、预后时间对比
经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颅脑损伤外科手术治疗多以开颅术式为主,对患者颅内损伤部位存在较高二次损伤风险,且不同致伤因素患者颅脑损伤进展及感染情况也存在差异性,故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生命挽救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较高风险性需予以规避,实现有效救治。
研究结果表明:经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2.1229,5.6358,6.5509);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88.37%、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30%,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期间配合积极手术室护理,可在如下优势性因素下提升患者手术安全性:(1)术前对于术中并发症风险的评估,可在积极完善手术室准备性措施后,提升手术室环境及器械准备质量,以积极控制相关并发症风险,及时予以患者术中救治,降低手术死亡率;(2)术中护理实施可在手术时间管控及体位管理基础上,避免术中感染风险及压疮风险,奠定手术预后基础;(3)术后护理中可在经二次临床评估后,明确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积极借助医疗手段予以防护干预,降低风险性,保护患者安全渡过术后高风险期[4]。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期间配合积极手术室护理,可在针对性规避相关手术并发症风险诱因后,积极控制患者手术治疗安全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典玉,李锦瑞.手术室细节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分析[J].糖尿病天地,2019,16(11):183.
[2]马利,孙静.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无缝隙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9):54-56,65.
[3]曹倩.预见性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644-646.
[4]朱瑜.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室急救的护理与体会[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1):2820-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