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 露 王爱月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01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共188人,时间均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94人,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1.1%、1.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获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科;危重症;效果
0 引言
呼吸科是针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疗的临床科室,一般情况下,呼吸科重危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痰等症状,由于患者排痰困难,会出现发汗及气喘等现象,病情严重可能或导致伤风,所以必须加强对呼吸科重危患者的护理干预。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识别、评估、科学合理的处置患者、患者家属和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病情变化快、护理工作量大、病情复杂和患者家属情绪急躁等为危重症科室的主要特点,所以,护士在对危重症患者护理的时候存在着较大的护理风险。应该怎样加强管理危重症患者,确保护理安全,为护理管理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的难点和热点。为有效的探索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和医患纠纷等事件发生率,本文着重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共188人,时间均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94人,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为对照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为研究组。我院呼吸科危重症监护室护士12人,7人年龄<30岁,占58.3%;5人年龄为30-40岁,占41.7%;分析护士学历状况,大专1人、本科11人;分析护士职称状况,初级7人、中级5人。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均为50:44,其中,对照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18±3.72)岁,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23±3.67)。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以护士长、责任护士为主,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预案,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处理。(2)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首先,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引导护理人员都可以掌握护理风险管理理论、管理要点等,并掌握相应的危重症患者监护技巧,如循环系统监护、呼吸监护等。其次,要针对不同年资、学历、知识结构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培训。对于高年资高学历的护理人员,可以引导其通过自学、网络听课、专家培训的方式学习最新的知识,重点学习危重症疾病监护知识。对于低年资低学历的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科室培训、自学、带学等方式来引导其掌握相应的护理知识,包括呼吸科危重症护理工作流程、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3)建立呼吸科危重症风险管理预案。护理人员需要针对危重症患者容易出现的护理风险,建立相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预案。一是对不同危重症的患者进行分析,如紧急抢救患者、非计划拔管患者、意外事故患者、呼吸机故障患者等,建立针对性的护理预案。二是根据不同年资、能力的护理人员,建立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员,如低年资护理人员呼吸科危重症护理风险管理员、紧急护理人员调配员等,便于护理工作的良好开展。(4)全面落实危重症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对所有呼吸科危重症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并构建相应的风险管理档案,定期对患者开展风险评估,找出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护理人员每天都需要开展风险评估活动,并做好交接班工作。每周护理风险小组都需要对本周内的护理风险防范情况进行评价,对护理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反馈,并做出适宜的调整,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2 结果
2.1 记录分析2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环境遭到破坏,空气质量不佳,呼吸疾病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护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十分重要。对于护理风险主要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病情加重,甚至是意外死亡的情况。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风险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对于重症患者,稍不慎就会引起护理风险。护理科危重症患者多以老年患者为主,其机体恢复能力弱,治疗周期长,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于其康复会带来很大帮助。由于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同时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需要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利用的医疗器械种类多样化,这些因素均成为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在实践中,护理人员成立专门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并对小组中的所有成员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技能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预案,全面落实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护理风险事故发生,有助于患者治疗顺利。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分别是2.1%、1.1%、1.1%、97.9%,与对照组患者的14.9%、9.6%、8.5%、83.0%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意外事故发生,同时能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婷.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6):76+82.
[2]肖刘红.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人人健康,2020(11):245.
[3]朱江利.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9):188.
[4]冷艳香,逄晓英,薛飞扬.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4):186-187.
[5]阿衣古丽·阿布来提,荆兰.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