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菲菲1 申晓静2
山西省肿瘤医院乳腺放疗科 山西 太原 030009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4—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术后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观察护理干预前及2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LSBC量表)及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65%vs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vs对照组:t躯体功能=7.953;t心理功能=7.443;t社会功能=5.247;χ功能恢复2=10.794,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功能恢复具有深远的影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纳入126例受试者均为该院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纳入标准:经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者;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意识正常者;均行改良根治术治疗者;肿瘤分期<Ⅲ期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治疗者。排除标准:出院2个月失访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男性乳腺癌患者。
记录患者手术日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年龄36~64岁,平均年龄(44.89±5.89)岁;学历: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15例,高中及以上42例;肿瘤分期:Ⅰ期44例,Ⅱ期19例;单侧患者51例,双侧患者12例。对照组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48.46±9.42)岁;学历:小学及以下4例,初中13例,高中及以上46例;肿瘤分期:Ⅰ期43例,Ⅱ期20例;单侧患者52例,双侧患者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于获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书及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后开展。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患侧肩关节功能护理、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患侧上肢功能康复指导等。对照组于患者出院前,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包含出院前指导,家访,电话随访、网络指导等,具体内容如下:
1.2.1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讲座:出院前2周内,研究人员成立健康教育小组主要针对健康生活方式、家庭康复训练等进行讲座;(2)自制“乳腺癌患者指南”手册,包含乳腺癌的病因和危害,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日常保健、患肢肩关节运动进行指导。
1.2.2心理及功能干预
出院前生活质量及功能恢复评估:由管理护士在患者出院前3d,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出院前护理评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生活质量、功能恢复、心理评估、生理评估及环境,记录患者存在的问题,于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给予个体化指导。(1)心理干预:出院前通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的沟通,结合护理评估结果,给予其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出院后通过每周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针对其疑惑之处予以解答,同时根据患者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且可行的指导。(2)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评估结果,指导其进行适当强度的有氧运动,涵盖散步、爬楼梯、慢跑、游泳等,并规定运动时间。(3)睡眠指导:叮嘱患者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尽量避免白天小睡,夜间睡前2h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同时每天要尽量保持相同的起床时间。(4)患肢功能锻炼: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了解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个性化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方法、强度及注意事项。
1.2.3加强随访教育
通过微信向患者及其家属推送有关术后功能训练、化疗治疗、饮食、生活护理等常识,形式以文字、视频及图片、语音为主,每周推送4次,连续2个月,每月相关知识推送完毕后,下月循环推送,以强化教育。
1.3检测指标
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对患者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分。生活质量调查表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共26个条目,每项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包括焦虑、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抑郁等14个项目,所有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评分标准:>29分为严重焦虑,24~29分为明显焦虑,14~23分为焦虑,7~13分为可能焦虑,<7分为无焦虑。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QLS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3、7.443、5.247,P<0.05)。
2.2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
观察组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59例,有改善4例;对照组肩关节功能恢复45例,有改善14例,无改善4例。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65%vs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4,P=0.001)。
3讨论
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会影响预后。而在乳腺癌化疗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在“国家癌症控制纲要”中明确把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作为治疗癌症患者的重要目的,因此,生活质量成为衡量医学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指标。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住院时间短,大部分时间居家康复,为患者提供一系列后续治疗和延续性护理,能满足乳腺癌患者健康照护的长期需求,实现患者积极参与。
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在出院后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P均<0.05),特别是角色功能和心理功能明显升高;同时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患者在紧张焦虑不良情绪较对照组能有效缓解,增强自我效能。通过运用门诊随访、健康讲座、电话随访、网络平台的使用等延续干预方式,在调查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计划,可及时向患者提供疾病健康宣教、功能锻炼及日常生活指导,为患者提供有效、持续、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保证了护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功能恢复具有深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春兰,李晓瑾,李文姬,等.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9,31(4):663-665.
[2]张传坤,梁美,朱曼晨.乳腺癌患者术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9,39(3):226-228.
[3]叶桦,王虹,代晓捷.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9,36(1):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