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春香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河南省 郑州市 450000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肿瘤科放化疗患者负面情绪的诱发原因,并详细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对此类患者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20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放化疗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前的焦虑自评表评分及抑郁自评表评分分析负面情绪因素,实施心理护理,并观察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抑郁程度变化。结果 治疗中引发的不良反应及昂贵的治疗费用等,都会引发患者负面情绪,且经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抑郁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肿瘤科放化疗患者负面情绪的因素较多,负面情绪会加速肿瘤细胞扩散。对于此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治疗预后起到良好的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关键词】 肿瘤科放化疗;负面情绪;心理护理;注意事项
如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发病人群老年人居多,且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随着医疗科技不断地发展,临床不断研究技术来应对恶性肿瘤的发生,放化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且对中晚期肿瘤患者治疗效果极其显著。但是放化疗对患者身体机能具有一定的伤害性,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极大程度的痛苦[2]。因此,患者就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及心理负担,此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同时会加速癌细胞扩散,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为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本次选取20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探讨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以及注意事项,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20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放化疗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102人,女性98人,平均年龄(62.31±5.62)岁。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为知情自愿。
1.2方法
1.2.1诱发因素分析:护理人员将发放的焦虑自评表及抑郁自评表全部收回,并统计分析得出,患者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承受心理及身体的双重痛苦。因此,以上两方面是造成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
1.2.2心理护理:对患者实施针对有效的心理护理,其主要方法如下[3]。①健康教育: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是对恶性肿瘤的恐惧产生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发放肿瘤相关知识手册,督促患者认真阅读,让患者能够更深刻了解肿瘤的危害,从而达到积极配合治疗的效果[4]。
并认真讲解放化疗的优势及效果,告知患者在放化疗期间会出现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②加强交流:由于患有肿瘤的疾病的患者心理比较脆弱,治疗期间会对医护人员有依赖感,但同时对医护人员又缺少信任,这时医护人员及时主动与患者进行友好地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解答患者的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负面情绪;③转移注意力:医院患者人数较多,且活动空间相对较小,嘈杂,有时还会面对其他患者离世。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会造成患者抑郁倾向,且不利于疾病康复[5]。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而温馨的环境,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做活动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减少对疼痛的关注点,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应给予止痛药止痛。
1.2.3注意事项:首先,患者家属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使其配合。并保持个人、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每日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温湿度要适宜,湿度要保持在50%--60%之间。必要时用空气清新剂及消毒水擦拭地面及家具。其次放化疗患者抵抗力降低,要预防感染,多饮水以加速毒素的排出[6]。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评分及抑郁程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以(x±s)表示,行t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二、结果
护理前患者焦虑程度评分为(73.21±4.12)分,抑郁程度为(74.33±5.28)分;护理后患者焦虑程度评分为(52.13±3.58)分,抑郁程度为(53.26±4.25)分,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恶性肿瘤已被普遍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如今随着医疗科技不断的发展,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已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但仍存在较高的死亡率。放化疗对中晚期肿瘤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程度的痛苦。再加上昂贵的医药费,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情绪,这样会加速患者癌细胞扩散,造成死亡。因此,对于肿瘤患者应给予针对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7]。
综上所述,引发肿瘤科放化疗患者负面情绪的因素较多,负面情绪会加速肿瘤细胞扩散。对于此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治疗预后起到良好的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参考文献
[1]邱灵娜,江燕焱,叶淋.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9,38(23):160-163.
[2]徐殿红,王凤,孙晓娟,王庆华,兰卫光.社会心理干预在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4):189-191.
[3]马玲莉.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神经病理性癌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01):175-176.
[4]周金娣.放疗前后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J].心理月刊.?2021,16(06):172-173+177.
[5]邢立静,安文娟,孙俊华,张文英,周庆艳.聚焦式心理护理联合肠内营养对直肠癌患者放疗期间负面情绪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3):4289-4291.
[6]许晓娟.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22):110-111.
[7]王玲艳.医护人员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负面情绪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34(07):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