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文斌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0017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的临床效果,以为胃肠道患者手术切口优质恢复提供支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胃肠道手术患者124例(2016.05.03~2020.06.03),依据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手术室D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M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每组62例,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治疗情况。结果 手术室D组切口感染率<对照M组(4.84%<16.13%),对比(=4.211)P<0.05差异显著。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0.534),P>0.05无差异。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患者治疗中使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出现切口感染,保证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切口感染;胃肠道手术;手术室护理干预;治疗有效性
胃肠道手术属于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健康,但同时手术治疗中在术后易出现且口感染等问题,对患者的优质康复影响很大[1]。因此,在胃肠道手术治疗同时需要给予患者相应护理干预,以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情况,预防切口感染发生。本文以我院收治12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意在分析此类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报道下述。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124例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收治时间2016年5月3日/2020年6月3日(开始/结束),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常规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干预纳入手术室D组、常规护理干预纳入对照M组,每组62例。对照M组患者分布情况男29例、女33例,患者均龄56.39±1.36岁(39岁~76岁),患者疾病分布32例胃穿孔修补术,16例胃癌根治术,14例肠癌根治术;手术室D组患者分布情况男32例、女30例,患者均龄56.41±1.38岁(39岁~76岁),患者疾病分布30例胃穿孔修补术,19例胃癌根治术,13例肠癌根治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M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辅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测,于患者术前嘱咐患者按照手术要求禁食禁水,保证充足睡眠。同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情况,给予患者适当安抚与鼓励,定期组织患者进行胃肠道手术相关知识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恢复情况,根据切口恢复情况更换敷料,解答患者疑问等。
手术室D组: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对照M组护理干预措施外,增加专项手术室护理干预:①环境管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整个手术的每一个环节均符合无菌操作规范,手术全程护理人员递给医生的相关手术器材均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消毒后的器材,并在护理人员及医生手套被锐器刺破后,第一时间更换手套。②消毒管理干预。围术期内护理人员做好手术室消毒工作,并在消毒后进行消毒质量检测,只有质量符合才可进行手术。尤其关注患者手术中消毒管控,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时,需要依据患者手术情况,保证术区皮肤全面消毒。同时,在患者腹腔打开后,需要使用全层保护器、洁净袋等对切口处进行保护;在患者胃肠道打开前,使用保护垫增加切口处保护,并使用聚维酮碘等对胃肠道断端吻合消毒,并于医生对患者缝合完毕后,迅速覆盖吸附性敷料。③手术室医护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医护人员配合默契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室D组、对照M组切口感染情况、治疗情况。切口感染情况采用切口感染率进行分析,即发生切口感染患者数/病例数×100%。治疗情况采用治疗有效率行分析,治疗中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病情好转的患者所占病例数百分比。
1.4统计方法
研究中采用软件SPSS 24.0作为研究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切口感染率、治疗有效率以n(%)表示,组间对比进行检验,差异性评定标准P=0.05,标准以下有差异。
2结果
手术室D组、对照M组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手术室D组切口感染率4.84%(3/62)、治疗有效率95.16%(59/62);对照M组切口感染率16.13%(10/62)、治疗有效率91.94%(57/62),两组数据对比=4.211、0.534 ,切口感染率有差异(手术室D组更低,P<0.05)、手术治疗有效率无差异(P>0.05)。
3讨论
切口感染在胃肠道手术治疗后出现概率相对较高,有研究表明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概率在9.00%~26.00%之间,一旦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势必会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影响,还会增加患者胃肠道疾病治疗经济负担,对患者影响极大[2]。胃肠道手术之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原因众多,手术室环境不良、消毒管理不到位等,均会给细菌等传感创造优势条件,继而增加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
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应用于胃肠道手术患者护理中,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一定程度上规避胃肠道感染的出现,但其应用效果有限,在手术室相关护理上针对性不够强,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质量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理干预属于专项的手术室护理方式,此种护理方式可以贴合胃肠道患者手术室具体情况,从胃肠道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出现高风险因素入手,采取针对性环境干预、消毒管理等综合手术室护理措施,全面提升胃肠道手术护理质量,降低细菌传播概率,有效预防胃肠道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3]。本文研究中回顾分析12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切口感染预防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手术室D组在切口感染率(4.84%)上明显低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M组(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上并无差异(P>0.05)。本文研究结果充分提示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价值:通过对手术环境的控制,确保整个手术均在无菌规范下操作,避免细菌等对患者切口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通过使用全层保护器、洁净袋等可以加强对切口的保护力度,避免细菌、粪便等对患者切口造成污染,增加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并在护理中通过胃肠道打开强的切口增强保护与缝合后吸附性敷料等措施,均可以提升对患者切口的保护,预防感染;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二者默契度,降低手术中发生失误的概率,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切口感染。
综上所述,可以将手术室护理干预方式应用于胃肠道患者手术治疗中,增强切口感染预防效果,确保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邬兴炳, 李情操, 陆才德. 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干预在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预防中的作用[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0, 26(07):530-534.
[2]刘彦合, 李慧, 叶晓谊,等. 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029(002):249-253.
[3]李旭.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v.18(17):29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