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娜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521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选取48位在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位,两组使用不同护理模式,比较分析效果。结果:干预前临床指标无差异,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MOCA、SAS、SDS评分(30.01±2.23)、(38.72±4.69)和(37.35±4.4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5.04±3.03)、(55.21±2.96)和(54.32±3.86),研究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8.33%)、再入院率(16.67%)都优于对照组(20.83%)、(29.17%),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使用优化急诊护理具有非常不错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改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生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提升病人1年内的生存率,降低再入院率,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优化急诊护理;并发症;生存率;再入院率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1-2]。此病的死亡率较高并且病情反复,出院后的再入院率较高,容易发生并发症,病人一旦发生脑卒中,治疗时间非常有限,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就是要缩短救治时间,给溶栓积极做准备,故本文在2021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选取48位在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优化急诊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选取48位在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位,在研究组中有14位男性和10位女性,年龄在43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在对照组中有13位男性和11位女性,年龄在42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的急诊护理,研究组使用优化急诊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病人在急诊就诊或120或他院转来,急诊科根据病情检诊、分诊,登记分类、分级,在十分钟内进行一般评估(生命体征、血标本、心电图、一般精神功能评估、神经内科会诊、开放静脉通路),二十五分钟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回顾病史、确定发病时间、大体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急诊CT),患者入院经过评估,给相应科室CT,检验科打电话让积极配合,缩短检查时间,为患者营造溶栓时间,减少以后患者的后遗症,请神经内科医师会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吸氧治疗,在转运时要注意避免二次创伤,交代清楚病人的基本情况,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做好心电监护,两组病人均护理干预观察两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或t检验,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比较
干预前临床指标无差异,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MOCA、SAS、SDS评分(30.01±2.23)、(38.72±4.69)和(37.35±4.4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5.04±3.03)、(55.21±2.96)和(54.32±3.86),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越来越高[3-4]。尤其在中老年人中,医学意识不强,自我急救能力较差,所以一旦发生脑卒中,有效的急救护理十分重要,优化急救护理是一种全面的护理方案,可以提升救治率,缩短救治时间,及时转运,减少病人死亡的风险,加快病人的恢复进程。总而言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使用优化急诊护理具有非常不错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改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再入院率,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敏.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效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8):137-138.
[2]周婉嫦,梁少芳,冯惠霞.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03):306-307.
[3]张洁,殷慧.优化急诊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5):882-883-884.
[4]魏樱,王颖,许梦怡,刘志伟.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救治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05):547-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