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1期   作者:李俊
[导读]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俊
      青岛市市立医院 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136例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观察组的68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的6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护理质量,且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优质护理;普外科;满意度
      优质护理是广泛应用在普外科护理中的一种护理方式,其可以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并对护理工作实行责任制,以此从整体上去提升护理服务质量。鉴于普外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患者多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在患者接受术后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护理干预。因此,将优质护理应用到普外科护理中十分有利,对提升手术预后质量十分有利。本文将我院普外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回顾性研究,现作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3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普外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本次研究。观察组68例患者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10-68岁,平均(45.4±10.6)岁,疾病类型:急性阑尾炎18例,胆囊及胆管结石10例,疝气8例,结直肠癌16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6例,胃十二指肠疾病10例;对照组68例患者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9-71岁,平均(45.6±10.6)岁,疾病类型:急性阑尾炎16例,胆囊及胆管结石11例,疝气9例,结直肠癌16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8例,胃十二指肠疾病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常规性护理。
      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包括:①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严密观察病情,按照主治医师的医嘱执行术前护理。以急性阑尾炎患者为例来说,护理人员在术前要做好三点工作,一是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增强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掌握程度,缓解紧张、焦虑和畏惧心理;二是在术前的一日备皮,确保患者手术区域皮肤清洁无破溃;三是术前12h叮嘱患者禁食,术前6h禁饮。②术中护理:合理设置手术室的湿度和温度,在术前与患者积极交流,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③术后护理:a)饮食护理:以疝气患者为例,多食用清淡、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严禁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做好少食多餐;b)体位护理:以胆囊及胆管结石为例,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取半卧位,以此促进切口愈合。再以疝气患者为例,去枕平卧位双膝下垫一软枕,后续护理时可以半卧位;c)健康指导:以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为例,术后向患者讲解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比如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若是取坐位时应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站,避免使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d)并发症预防护理:以急性阑尾炎患者为例,严密观察患者切口敷料,一旦发现切口敷料被渗血或渗液浸湿,且引流出的液体增多时,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处理。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包括心理健康、社会参与、躯体情况、生理健康及一般健康5个维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完成,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能力、护理全面性等,本次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满分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并发症比较指标: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裂开、术后出血。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完成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n,%)表示,差异性分别对应检验、2检验;检验依据: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普外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所接诊的患者多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病情有着发病急和病情变化快的显著优势[1]。吴红艳等[2]人在研究中指出,对于普外科接诊的患者来说,在治疗的同时必须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尤其是做好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干预工作,充分确保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刘云[3]在研究中发现,通过给予普外科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可以很好的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分析原因在于:针对普外科患者的特点,优质护理可以重点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三个方面来着手。比如在术后护理中,对于存在紧张、烦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足够的情感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4]。对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可以叮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戒烟酒,遵照医嘱来服用药物,严禁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性的药物。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可以给予饮食护理,叮嘱患者饮食由半流质到少渣饮食再过渡到普食,多进食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高热量食物。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患者出院指导,以结直肠癌患者为例,护理人员可以叮嘱定期随访。对于胆囊及胆管结石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可以叮嘱患者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一次,全面检查患者康复过程及切口愈合情况。通过落实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全面确保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普外科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瑜,闫丽,许琼.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应用于普外科优质护理中的意义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01):157-158.
[2]吴红艳,骆传丽.优化护理流程在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06):757-758.
[3]刘云.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研究,2020,2(3):67.
[4]康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7):13-15.


【作者简介】李俊,1992年2月出生,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