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1期   作者:李皓 李岩 刘沫迪
[导读] 目的:分析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乳腺癌患者护理对临床康复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
      李皓 李岩 刘沫迪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4医院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乳腺癌患者护理对临床康复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乳腺癌病例资料,护理模式分组,A组(优质护理服务)43例,B组(常规护理服务)44例,比较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康复效果比较,A组[93.02%(40/43)]优于B组[77.27%(34/44)](P<0.05);生活质量比较,A组较高,B组较低(P<0.05);满意度比较,A组[97.67%(42/43)]高于B组[56.82%(25/44)](P<0.05)。结论:在护理乳腺癌患者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价值较高,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癌症护理;乳腺癌;生活质量

前言:乳腺癌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皆可发病,但临床数据显示,男性发病风险较低,主要为女性患者。乳腺癌发病后患者机体健康受到影响,多需要长期化疗或进行手术,病程相对较长。乳房是女性的主要第二性征,手术切除乳腺对女性的危害性不仅在于机体损伤,而且产生心理压力,降低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服务是基于人性化服务需求,结合护理质控手段,经过全面改善升级的护理模式。较之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更重视患者主观体验[1]。本文从2020年5月~2021年4月乳腺癌病例资料中选取87例,说明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分析临床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87例乳腺癌病例资料,按照护理手段分组回顾分析,A组43例(优质护理服务),年龄(42~60)岁,平均(51.49±6.82)岁。B组44例(常规护理服务),年龄(41~60)岁,平均(51.51±6.85)岁。资料可予分析(P>0.05)。
      纳入标准:(1)经CT检查等确诊为乳腺癌;(2)自主意识良好;(3)智力正常;(4)沟通能力正常;(5)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脏器功能异常;(2)妊娠哺乳期;(3)精神病史;(4)合并传染病;(5)中途转院。
1.2方法
      A组行优质护理服务:(1)服务培训:组建护理团队进行优质服务定向培训,在培训中护理人员须熟练掌握乳腺癌护理知识,学习心理评估和心理疏导方法,学习优质服务理念,训练沟通技巧和话术。(2)健康宣教:宣教乳腺癌知识,分析乳腺癌治疗思路和预期,强调病情禁忌,激发患者自我效能,促进积极配合。(3)疼痛护理:乳腺癌切除术后应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借助音乐疗法、护患沟通、兴趣转移等减弱疼痛影响,必要时经医师确认镇痛用药。术后24h监测心电图观察体征,调节体位促进顺利引流。(4)日常管理:乳腺癌术后(1~2)d进食流质饮食。日常禁止烟酒,避免刺激性饮食。完善环境管理,加强满意度调查,保证环境舒适度。(5)心理疏导:分析患者心理变化,适时心理疏导,调节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平衡。
      B组行常规护理,入院健康宣教,指导饮食、用药等。
1.3观察指标
      康复效果:专业医师评价患者康复情况。(1)优:可常规训练和生活自理,活动不受限;(2)良:活动能力改善,基本可自理;(3)差:日常活动明显受限,无法自理。康复优良率=[(1)+(2)]÷(本组n)×100.00%。
      生活质量:以QLQ-STO22问卷作为调查工具,该问卷为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分为9类问题,共计22个分项,(0~3)分/项,对总分进行经线性转换后,最终得分区间为(0~100)分,生活质量与评分负相关。
      满意度:科室自制100分问卷,患者作答后统计总分,根据总分分级评价,统计满意度。(1)优:91~100分;(2)良:81~90分;(3)中:71~80分;(4)差:0~70分。满意度=[(1)+(2)]÷(本组n)×100.00%。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4.0分析乳腺癌病例数据,计量资料(生活质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康复效果、满意度)以率(%)表示,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康复效果
      A组优良率(93.02%)>B组(77.27%)(P<0.05),如表1。

2.3满意度
      A组优25例,良17例,中1例,差0例,差评率0.00%(0/43),满意度97.67%(42/43)。B组优12例,良13例,中19例,差3例,差评率6.82%(3/44),满意度56.82%(25/44)。A组差评率(0.00%)<B组(6.82%),A组满意度(97.67%)>B组(56.82%)(P<0.05)。
3讨论
      乳腺癌可由多因素诱发。临床研究显示,性别、年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皆为相关性因素,长期精神压力也可致病。乳腺癌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乳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机体疼痛和患者形体变化对患者生理和心理有消极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要求是优质服务,执行核心理念是人性化理念,力求通过护理完善促进病情有效干预,加速患者康复[2]。
      本次研究中,对乳腺癌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A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QLQ-STO22评分显示,在不同干预模式影响下,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A组患者味觉、吞咽功能恢复较好,饮食情况显著改善,焦虑情绪显著缓解,疼痛、脱发和呃逆等不良症状减轻,外观状态比B组更好。
      观察日常活动能力和自理水平,可见A组93%以上患者可自理或基本自理,活动能力相对较好;B组该占比仅为77%左右。满意度评价显示,A组具有更高满意度,且消除差评,本维度数据显示乳腺癌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接受度更高,适应性更好。此种表现可促进护患配合,对医护干预实施和提升疗效有积极意义。
      综上,在护理乳腺癌患者时可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从人性化视角改善癌症临床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乳腺癌病例生活质量,促进其自理能力恢复,提升康复成效,提高满意度,对促进乳腺癌病情良性转归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贤,韩智培,魏亚楠.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的促进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6):402-403.
[2]张萍.探讨乳腺癌护理中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9):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