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河南省三门峡 472000
摘要:目的研究将产科护理新模式应用于产妇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应用到产妇中,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产科护理新模式;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影响
引言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科护理质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分娩是一个重大的应激事件,产妇是护理中的特殊人群。据调查显示,产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高龄产妇,焦虑和恐惧心理最为常见。这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可影响产妇的睡眠、饮食以及分娩结局。产科护理的特殊性,要求提供的护理不仅要技术领先、服务到位,还要牢固树立以孕产妇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重视产妇的心理问题。把护理新模式融入到产科护理中,对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满足产妇的需求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次探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于促进自然分娩并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29.87±5.68)岁;孕周37~41周,平均(39.92±1.71)周;产次1~2次,平均(1.00±0.08)次;孕次2~4次,平均(3.22±0.91)次。观察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29.59±4.37)岁;孕周38~40周,平均(39.78±1.22)周;产次1~3次,平均(2.89±0.19)次;孕次3~4次,平均(3.96±0.85)次。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产妇入院后做好医院环境介绍,减轻产妇的陌生感,告知产妇分娩流程;进入产房后辅助产妇对体位进行摆放,尽可能避免对身体进行暴露,做好保暖工作,同时保护产妇的隐私,使其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做好与产妇的沟通交流工作,积极鼓励产妇,使其放松心情,提高其护理配合度;在胎儿娩出后,告知其胎儿情况,并指导其抚摸胎儿,使产妇情绪保持稳定。
观察组采取产科护理新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产程护理:①第一产程:依据产妇的文化水平与理解能力,为其开展医院环境介绍,并告知其分娩流程及注意事项,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提升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并依据产妇的临床症状为其实施合理处理干预,若产妇不具备较好的疼痛耐受性,可指导其开展呼吸训练,并为其实施适当按摩。指导产妇加强营养,对病房内的温度与光线进行合理控制;②第二产程:待产妇宫口充分扩张后,指导其正确呼吸,将与产妇的非语言交流加强,使产妇的压力得到缓解,提升其分娩信心,同时对产妇的临床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对良好的分娩氛围进行营造;③第三产程:待产妇将胎儿娩出后,及时告知胎儿的基本情况,避免产妇过于担心,在将新生儿安置后,指导产妇与新生儿适当接触;④接产后护理:接产后护理人员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做好产后护理工作,将与产妇的心理交流加强,增强产妇分娩成功后的自豪感及满足感。(2)助产陪伴:当产妇处于待产阶段时,可在待产房内活动,从而促使其情绪放松,也可指导产妇家属陪伴其活动,当产妇宫口扩张达到2cm时,责任护士将其护送至陪伴室,可安排1名家属进行陪同。责任护士向产妇进行自我信息介绍,对产妇的需求进行了解,强化心理与生活护理。对产妇产程及胎儿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当胎儿娩出后,责任护士陪伴产妇2h,并为其开展适当按摩,尽早使母婴接触,并指导产妇开展母乳喂养。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护理后,评估并记录下两组产妇产程时间,而其中,产程主要包括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②比较两组产妇总剖宫产率:护理后,评估并记录下两组产妇总剖宫产率。③比较两组产妇总体满意率:护理后,评估并记录下两组产妇总体满意率,借助医院自主进行制作的总体满意率调查问卷对其实施评估,主要包括了护理态度、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技能等,非常满意为90~100分,较满意为65~89分,不满意为0~64分;总体满意率=非常满意率+较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分娩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伴随着生理上、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产科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和安全。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能否进行顺利分娩不仅与产妇的产力、产道以及胎儿等因素相关外,还与产妇的疼痛程度息息相关,并且产妇生产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也是影响其分娩的重要因素。由此,我们应当加强对产妇的护理管理,提升护理服务总体质量。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很多产妇由于对疼痛的恐惧,以及医疗技术的提升,选择剖宫产为分娩的首选方式。但是剖宫产手术也存在着一些并发症,术后疼痛也很高,如何提升现代产科的护理管理质量也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针对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我们要加强对产妇进行科普教育,并结合其入院后的情绪变化、性格特点开展有效沟通,防止不良情绪对产妇的生活上、心理上造成困扰。而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转变了传统医护人员被动服务的情况,面对产妇需求,包括生理问题和精神问题,都需要医护人员积极地去解决、去规避,从而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与此同时,要结合产褥期特点加强保健知识的宣教,为产妇、新生儿健康提供专业指导。护理新模式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护理人员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和护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产科是高风险、高责任的科室,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若缺乏人文关怀,将导致医护患之间出现隔阂,增加护理纠纷的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护理新模式式可提升产妇对分娩的正确认知,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的发生,还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积极的配合产科医护人员工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春娟,王静,周淑英.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8):87-88.
[2]文丽萍,黄玲.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5):186+195.
[3]蔡波,周文文.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06):85.
[4]费雪梅.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4):249+254.
[5]梁桂娟,魏晓旭,杨桂红.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4):9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