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肝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的集束化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1期   作者:凌兰梦
[导读]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凌兰梦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  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月-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肝移植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展开科学分组,分别实行常规化护理和集束化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在于,构建集束化护理模式,推广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具体实践中结合肝移植患者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最终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给予患者快速康复以多重保障。
        关键词:预防护理;肝移植;肺部感染;集束化护理;应用分析
        引言: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手术效果良好,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术安全性不断提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取得了理想成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今后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都将恢复正常。一般来说,终末期肝病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才可以接受肝移植手术,等待最佳的肝移植时间,根据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效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相关指标均符合手术要求,肝移植的成功率会在98%以上。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不仅影响着治疗效果,还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序推进预防性护理工作,选择应用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降低肝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特意将50例肝移植患者进行了科学分组,对比了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在肝移植术后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希望相关内容的总结报告,可以为其他的护理人员细化护理工作的流程,改进护理工作的不足之处提供一些参考,真正促进肝移植患者的快速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随机抽选的50例肝移植患者包括男性40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区间在45-78岁,平均年龄(52.39±1.60)岁,确保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调查活动,通过简单宣教,使患者及家属了解了研究目的、临床护理基本流程等,能够配合医护人员更好地执行诊疗计划,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前做好沟通工作,将避免医患纠纷的频发,派出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优质完成规定任务,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继而体现出护理工作的存在价值,其必要性不言而喻。全部患者科学分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临床资料完整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排除精神疾病者、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恶性肿瘤者、已存在难以控制的感染患者[1]。
        1.2 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肝移植患者的肺部感染预防护理中,护理人员选择应用常规化的护理方法,加强护患沟通以及健康教育,不断提升患者的自我预防意识很重要,叮嘱家属及时反馈患者的异常情况,再由医生展开对症处理,做好用药指导工作、病房巡护工作、卫生管理工作以及常规检查工作即可。在实验组肝移植患者的肺部感染预防护理中,构建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充分满足患者与家属提出的合理诉求很关键。集束化护理属于一种临床护理新思路,需要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方式及干预措施,针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最终改变患者的护理结局,使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集束化护理的步骤如下:
        1.2.1 专门成立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参照肝移植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标准,利用头脑风暴分析法,并结合不同患者的特点,制定出集束化护理方案,确认有效的管理机制。必须加大宣教力度,在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宣教活动中,不断提升患者自身疾病的认识,增强他们自我管理的信心,使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积极配合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以现场指导的方式,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初步优化肝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护理效果。
        1.2.2 应该进行病房的彻底消毒,避免环境污染,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导管的固定护理。规定时间内唤醒患者,针对性加强肺功能训练,展开口腔卫生护理,有效控制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1.2.3 指导患者腹式呼吸,并且进行有效咳嗽,按照医嘱每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一段时间以后进行床旁活动,通过逐渐增加活动量,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需要预防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赢得患者和家属们的充分信任,可以形成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2]。
        1.2.4 全程做到“无菌化”操作,组织专业培训活动,提高护理人员集束化护理水平,使其掌握更多的护理技巧,更好地服务患者。正确实施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定期评估患者的各项指标,加强质量控制的同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在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下,全面渗透优质护理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3 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处理相关的数据,实施计量资料的卡方检验并以百分数表示,当p<0.05时组间结果差异性显著。
        2、结果
        2.1 进行对照组肝移植患者和实验组肝移植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分析,详见下表1:
      
        3、讨论
        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方法,需要护理人员关注着患者的病情变化,针对性预防肺部感染,想方设法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赢得他们的充分信任[3]。构建集束化护理模式代替常规化护理,持续改进护理工作的质量,整体优化护理干预的效果,会使肝移植患者肺功能得到锻炼,生活质量随之提高,接受健康教育后产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在临床中,有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总结可行性策略,不断验证集束化护理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专业性、规范性等,医院得以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现代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顺利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黄晶晶,刘文玉,张晓东.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预防肝移植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研究:中旬版,2020(01)245-246.
[2]彭淑玲,杨瑞.预防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中集束化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04)72-73.
[3]马朝凯,郭子健.30例肝移植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护理中集束化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9(24)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