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佳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给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础,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方法 选择在2020年1月至12月之间进入我科展开静脉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总计有96例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有48例患者。参照组采取的是常规合理方式,实验组则使用的是静脉护理小组的护理方式。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并发症、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33%比参照组33.33%低,实验组满意度97.92%高于参照组85.42%,各组数据均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静脉化疗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组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展开工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生命健康质量的提升,为医疗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小组;静脉化疗;并发症;满意度
化学治疗是目前临床中治疗癌症的主要方式之一,很多药物都会利用静脉注射的方法进行,但是容易发生抗癌药物外渗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也会导致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从目前医学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化疗药物的外渗率为0.1%~0.6%之间,其真实的发生率可能远高于该数据,特别是一些没有进行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工作中,造成外渗的概率增大。我院组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目的就是提升护理的专业水平,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有效的消除化疗环节产生的并发症问题,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下文为本次研究内容与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在2020年1月至12月之间进入我科展开静脉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总计有96例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有48例患者。本次研究的患者年龄范围为39岁-68岁,且在实验前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发现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根据实验要求,参照组采取常规合理方式,实验组选择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护理方式,其主要方式如下所示:
1.2.1护理小组的成立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成员中包含1名PICC专业护士以及3-4名资深护士组成,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学习,重点掌握PICC、化疗方面的知识,促进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同时还要从耐心、细心等方面培养,让护理人员可以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1.2.2护理内容的实施
(1)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空间,内部环境达到舒适性的要求,防止在院内产生感染的问题。(2)给患者进行化疗知识的讲解,让患者对于自己病情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具备自我防护意识。对于焦虑、抑郁等情绪的患者,及时做好疏导工作,让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治疗。(3)加强药物外渗护理工作,化疗患者进行必要的制动处理,防止发生针头移位而产生的外渗问题;随时观察患者穿刺部位,做好滴速的控制,如果存在刺痛感、灼烧感等感受,可能会发生药物外渗,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同时使用无菌干棉球按压5-10 min。
1.3实施
(1)患者进入到医院后,责任护士与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评估,确定输液方案,首选PICC导管,这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工作,也是静脉治疗的重要工具之一。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可以满足PICC置管工作的需要。化疗操作开始之前,让患者签署化疗协议书,首次参与化疗的患者,通过指导-合作型护患关系模式,让患者了解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化疗方案,明白所用药物的作用以及副作用,还有静脉治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消除患者的顾虑,能够做好防渗漏处理。(2)责任护士对患者很提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静脉化疗史,是否有静脉炎,血管大小以及弹性,对于患者肢体活动和血液循环进行评估和分析。责任护士进行患者肢体活动以及血液循环情况的评估和分析,了解是否存在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否有外周神经病变,24h内是否存在静脉穿刺等等。责任护士选择合适的血管,责任组长确定药物对于患者刺激性程度,选择近心端、管径粗、回流通畅性好的静脉给药方式,避免手背和手腕掌侧附近位置,因为这些位置有细小肌腱韧带,只要是出现渗漏,无法进行处理,很有可能给患者造成致残的危害。(3)做好刺激药物管理工作,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者化疗药物配制后浓度较高,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观察,并且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保护静脉的重要性以及外渗后产生的严重后果,让家属做好观察工作。
对于刺激性非常强的药物来说,患者首次用药应该确定其刺激性,如果发现注射位置存在较强的疼痛感或者异常感受,应该及时告知给护理人员,不能强装忍受,否则将会导致组织坏死。(4)落实规范化管理制度,明确交接班管理标准和规定,一旦存在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4整理研究数据
各项数据均应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行卡方值检验;以P<0.05说明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与参照组静脉化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8.33%、33.33%,各项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药液外渗 静脉炎 局部坏死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48 2 1 1 8.33%(4/48)
参照组 48 7 5 4 33.33%(16/48)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过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实验组满意度达到97.92%,而参照组只有85.42%,所以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且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
3讨论
3.1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可以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水平,本次研究中,组内成员的水平较高,且经过必要的专业训练,熟练掌握各个操作环节,专业技术过硬,所以可以尽量的消除静脉注射治疗方面的并发症,让化疗治疗进行的更加顺利和高效。
3.2提高PICC置管使用率和成功率
给患者建立全面的档案资料,同时发布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对于置管之后进行必要的专业管理,解决临床治疗难点和问题,并且不断应用新技术,促进PICC置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3.3落实护理人员培训和学习
组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学习,让其掌握足够的专业技术。采取必要预防措施,尽量的消除化疗药物外渗的情况,保证化疗工作可以顺利的实施,以消除并发症,保证患者生命健康。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护理方式,可以促进化疗护理效果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君君.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3):137.
[2]赵玲丽.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1):195-197.
[3]谢洪泼,陈林艳,郑婉婷,黄育玲.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4):145+154.
[4]郑燕,于乐静.静脉治疗护理小组运用于PICC护理的可行性[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9):153-154.
[5]黄祥芳,徐静,吴茜.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