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贝思 吴珊珊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3月-2021年01月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对比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结论: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证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创伤患者;应用价值
骨科接诊的创伤患者,多是由外部暴力引起的比较严重的骨病患者,例如车祸、高处坠落等,患者在骨头受到损伤的同时,还会存在皮肤和肌肉等软组织缺损等情况。患者受到创伤后的具体表现有疼痛、局部肿胀和功能障碍。骨科创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术后恢复时间也比较长。为了保证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到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研究其应用价值,现将具体操作方法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03月-2021年01月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其中常规组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为18-63岁,平均年龄(50.26±3.2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为20-64岁,平均年龄(49.41±3.1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我院骨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
(1)术前详细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征,提前准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器械。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快速正确地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护理重点,防止骨折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患者骨折肢体安全有效制动,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相应处理,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因突发事件受到伤害所带来的恐慌和焦虑,避免身体出现应激反应。
(2)手术室护理,准备好手术所需的药物、器械、血浆,仔细观察患者术中情况,能准确提供意外抢救时所需的医疗器械,根据患者病情,提前联系好可能需要配合的其它科室。
(3)术后护理,患者手术后,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及排痰,定时对病房进行痛风,保持空气清新,防止发生肺炎。每两小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按摩,床单保持平整、整洁,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整洁,勤更换内衣裤,预防形成压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防止产生静脉血栓。根据患者情况,随时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防止肠胃蠕动变慢产生便秘。患者手术后会出现疼痛,从而使患者心理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粗暴,多陪伴患者,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稳定患者情绪,如果伤口出现炎症,应该进行消炎止痛治疗,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减轻疼痛感。严重者遵医嘱使用止疼药物。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1)患者住院时间。
(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调查患者所涉及到的资料均输入SPSS17.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调查,文中以P<0.05表示时,说明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对照组患者150例,住院时间为(18.5±1.5)天。观察组患者150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3.5±1.5)天,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效果明显,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患者15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3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33%。观察组患者15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1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3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效果明显,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创伤骨科是随着医学的发展,从骨科衍生出来的学科分支,是骨科最基础的科室,主要是治疗由外力或者暴力等创伤引起的骨折疾病,例如像四肢及关节的骨折、断指再植等。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增大,交通手段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频发的状况下,创伤骨科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骨科创伤被称为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对创伤骨科的治疗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预见性护理也称超前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前或者护理当中,先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治疗,缩短了救治时间,较少或避免患者出现问题以后的痛苦,实现被动护理到主动护理的转变。患者在入院时,主动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评估,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做好术前的积极准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尽最大程度减少患者救治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在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对于出现的疼痛,提前实施减轻疼痛的方法,例如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减少患者的疼痛。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病房通风,减少肺炎的发生。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擦拭身体,防止形成压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防止产生便秘等。
综上所述,对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加大力度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青青.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20,000(001):117.
[2]曹惠珍.高龄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v.5(21):138-138.
[3]杨婵.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家庭保健,2019,000(031):224-225.
[4]赵金芝.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v.7;No.439(18):137-137.
[5]曹洪玲.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0年34卷10期,110-112页,2020.
[6]罗慧娟.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应用价值的相关研究[J].人人健康,2020,No.515(06):125-125.
[7]王静.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健康养生,2020,000(005):61.
[8]艾玲.预见性护理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78).
[9]张月梅.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v.8(05):49-51.
[10]张艳梅.骨科护理阶段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35):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