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凌彦 柳继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上海 200030)
摘要 目的 通过智能手机APP以护理助手为例引导下的规范化培训护士技能操作培训与传统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模式学习效果的评价,探讨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相互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7月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入职的规范化培训护士42名为观察组,采用智能手机APP以护理助手引导下的网络学习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并对其规范化操作培训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对照组2019年6月—7月规范化培训护士采用集中进行讲课、操作示教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观察二组规范化培训护士现场操作考试成绩、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通过学习上传至手机APP护理助手上的相关操作视频及PPT与集中进行讲课、操作示教学习相结合模式的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结论 通过比较二组规范化培训护士现场操作考试成绩、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显示通过智能手机APP以护理助手引导下的网络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行培训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了护士操作技能培训学习效果,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手机软件;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随着网络教育的广泛开展,手机APP学习软件渐成熟,将智能手机作为新平台运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一项有益的举措[1]。其中手机APP护理助手应用于临床护理理论与操作培训,将极大程度克服学习时间、地点及内容的局限,提供良好的临床在线教学平台,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护士对学习的满意度和自主学习能力[2]。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同一时间点大批临床护理人员同时集中培训为前提开展的教学培训。通过智能手机APP护理助手引导下的学习方式护士可根据工作安排和学习情况自由选择时间进行网上在线学习,还可根据需要重复训练,不仅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而且提高了培训效率[3-5]。
本研究以通过智能手机APP以护理助手引导下的网络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学习效果的评价,探讨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相互影响因素,通过对智能手机APP护理助手在临床教学应用中的优势,来为打造更健全的护理教学模式及平台提供依据。此次研究旨在研究两者之间的影响,更好结合两者优势,提高护士在操作技能学习效果,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及教育学习满意度,为我院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入职的规范化培训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2019 年6月——2020年7月入职应届护理毕业生;②入职前无工作经验;③本院在职职工行规范化培训期的护士;④同意接受本研究。排除硕士及以上学历。选择历史对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取2019年6月—7月入院的规范化培训护士45人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6月—7月入院的规范化培训护士42人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年龄21-24(22.6±1.5)岁;观察组护士年龄21-24(22.4±1.6)岁;对照组护士大专学历32人,本科学历13人;观察组护士大专学历31人,本科学历11人。两组人员一般资料(年龄、学历、接受规范化操作培训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涉及授课老师27人,均为本科学历;职称:护师12人,主管护师15人;工作年限5-10年10人,>10年17人;涉及护理技能操作根据国家卫计委2016年颁布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结合本院实际制定的基础操作项目共27项[6],护理技能操作培训考核安排、相关授课老师及场地均按医院规范化护士培训计划实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集中时间现场进行教学,授课老师会在课堂上采用PPT及现场示教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模式。
1.2.2 观察组 采用教学前上传相关技能操作培训的PPT及录制的标准化操作视频至智能手机APP护理助手上,可提供规范化护士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延续学习,并结合授课老师的现场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2.1 准备阶段 要求2020年6月—7月入院的规范化培训护士下载智能手机APP护理助手软件,组织相关护士进行培训,主要围绕护理助手的使用方法及课前预习要求,确保每位护士掌握护理助手软件的应用。
1.2.2.2 实施阶段 规范化培训护士可通过已上传至护理助手上的相关操作的PPT及录制的标准化操作视频进行各项操作技能培训的预习、复习,同时按时参加授课老师现场教学,讲解相关内容PPT及操作示教。
1.3 评价方法
1.3.1 考核 按照国家卫计委2016年颁布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结合本院实际制定的27项基础操作项目的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计划每2周1次,采用标准化的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由授课老师对规范化护士统一进行各项技能操作考核。对照组和观察组考核项目、评分标准及考核老师均相同。
1.3.2教学满意度调查 采用“问卷星”网络问卷制定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均在二组规范化培训护士27项操作技能培训考核结束后填写问卷,共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满意度5个条目,即1分=很不满意,2分=不满意,3分=一般,4分=满意,5分=非常满意,5 个选项;有效回收率为 100.0%。对相应选项的均分进行统计。比较二组规范化培 训护士对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整体满意度的情况差异。
1.3.3 护理助手APP培训平台满意度调查 采用“问卷星”网络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发放于观察组,共填写回收问卷42分,有效问卷42份。问卷从“提高我的学习兴趣”、 “提高我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我的学习效果” 、“提升整体教学满意度”等4个方面调查规范化培训护士通过使用手机APP护理助手参与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后的认同度,采用Likert5级计分,即1分=很不同意,2分=不同意,3分=一般,4分=同意,5分=很同意,去除很不同意及不同意,“一般”系数为0.5,“同意和很同意”系数1.0,计算百分比为各评价指标的认同度和总体认同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操作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27项基础操作项目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27项基础操作考核
3. 讨论
3.1 智能手机APP以护理助手引导下操作技能培训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中更体现出个性化优势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 27项操作项目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分、护士教学满意度测评等都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其优越性,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更灵活化,规范化培训护士可通过自身情况可自由调整学习进度,在学习过程中可针对自己某一难点随时反复学习加深印象,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7],同时手机APP应用于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极大程度克服学习时间、地点及内容的局限,体现其个性化优势。
3.2 智能手机APP以护理助手引导下操作技能培训教学模式让规范化培训护士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得以提升 通过对“护理助手”APP软件使用效果评价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还是高度认同了使用智能手机APP以护理助手引导下操作技能培训教学模式,可以进行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去现场听课,课后根据自身薄弱环节对照智能手机APP护理助手上的操作技能视频有针对性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大大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对操作技能培训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使他们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得以提升。
3.3 智能手机APP以护理助手引导下操作技能培训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间相互促进 护理专业具有专业性强、操作技能性 强、对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不能仅仅依靠说教和流程式的教学和培训,更多的还是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和指导[8],传统教学模式是进行单一的线下教学,因个体的接受能力差异性,无法确保每位规范化培训护士能全面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理论[9]。智能手机APP以护理助手引导下操作技能培训教学模式既弥补了集中面授不能照顾到每位护士需求及不足,让护士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通过结合手机APP护理助手上的操作技能培训相关内容选择性的学习,从而加强对重点、难点及相关理论的掌握度,同时通过现场教学授课还可为规范化培训护士提供详细的答疑、解惑。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具有技能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与线上的信息化平台化学习相结合,可大幅度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操作技能学习效果,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同时也便于管理者做好相应的管理、指导及综合评价等,才能真正做到相互促进,拓展我院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模式新思路,提升护理技能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娟,基于移动网络的手机教学平台应用探讨[J].信息通信,2015(2):135-136.
【2】杨丽,蒋冬花,唐四元,等.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8):2-5.
【3】胡雪丹,多媒体+手机APP移动教学在低年资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20,17(9):127-129
【4】杨惠,李传平,朱平,等. 手机软件在护士分层培训及考核
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17,14( 8) : 594-598.
【5】万丽,李希西,蒲佳,等.“微课 + 翻转课堂 + 路径单”模式在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 3) : 274 - 277
【6】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S]. 2016
【7】胡雪丹,吴芝炜,黄茶英,等. 多媒体 + 手机 APP 移动教学在低年资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J ].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9):127-129
【8】杨靓,张岚,左丹,等. 新入职护士参加 CCU 规范化培训的现况调查及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0):702-703.
【9】郜建玲,王婷. 基于护士信息化网络培训平台对临床护理培训效果的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52(3):67-68,72.
作者简介:宋凌彦(1989-)女,护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教学工作。
通信作者:柳继(1974-)女,主管护师,本科, 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及护理教学工作。E-mail:13818008013@139.com
基金项目: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教学课题项目(FDXHJY-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