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护理干预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1期   作者:舒以欣
[导读] 目的 对无痛护理干预在顾客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应用状况进行探讨
      舒以欣  
      绵阳市骨科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 对无痛护理干预在顾客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应用状况进行探讨,了解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接受我院手术治疗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4例,在观察组中采取无痛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则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完成护理后,对患者的护理状况以及服务满意度进行信息收集与对比。结果 应用无痛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更高。结论 无痛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痛苦,值得进行继续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无痛护理干预;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应用
      引言:在身体组织出现损伤之后,患者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这种感受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以及情绪状态。相对其他治疗方式,手术治疗的方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患者的疼痛状况,其中骨科患者的疼痛级别最高,在长期的疼痛感受的影响下,患者的身体机能会出现变化,且心理状况受到强烈的消极影响,对于治疗与恢复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无痛护理干预的方式,集中关注患者的疼痛问题,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受,促进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3月间,接受我院手术治疗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数量为89例,女性患者数量为59例;患者的年龄平均为(43.5±2.1)岁。患者的患病类型有所区别,患病类型包括四肢骨折、脊柱骨折、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以及关节炎。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允许,患者具有知情同意权。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本状况与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1]。
      1.2、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基本的健康教育、常规药物护理以及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在患者出院之后,需要提供出院指导意见,关注患者的出院后恢复状况。
      观察组的患者需要采用无痛护理干预的方式,提升护理服务的细致性。
      1.2.1、全程的健康引导与心理关注
      首先,在术前护理阶段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分别的术前健康教育,说明无痛护理研究中疼痛评级的方式,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方式应用疼痛评估标准,评估自我的实际状况。为了使得患者对于术前健康宣传的内容认识更为深刻,在宣传中可以发放相应的健康宣传册,并针对患者的个人状况提供具体的健康指导意见,患者家属需要与患者共同接受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减少手术的痛苦。
      在围手术期,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状况,通过观察、询问以及经验,确定患者需要应用的护理方式,减少患者在这一阶段出现的痛苦。需要认识到,在这一阶段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会对于护理工作以及护理中药物的应用产生不必要的担心,护理人员可以借助于成功的护理案例,向患者说明护理药物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止痛药并不会引起药物成瘾问题,减少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心理压力。同时,由于患者的病情有所区别,患病因素也存在差异,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患病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心理问题因素对患者进行引导。例如,许多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患病的因素具有偶发性,患病事件打破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在环境迅速变化、身体状况异常以及其他作用下,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适度的交流,关注患者的情绪状况,通过健康知识的介绍,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辅助性的心理治疗手段,如,在病房中放置假花等植物装饰品、播放轻缓、柔和的音乐,在不影响患者恢复的前提下,改善病房的环境,减缓患者的心理压力[2]。
      在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持续的交流与沟通,确保患者能够详细了解手术的过程,配合手术,做好心理准备。另外,手术中护理人员也要对患者的综合状况进行细致地观察,如果发现情况的异常,需要及时进行手术的调整,确保患者综合状态与手术治疗的需求相符合。在手术完成之后,护理人员需要调整自我的情绪,平静地向患者介绍手术状况,并且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确保患者能在相对理智、平静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后的恢复治疗。
      1.2.2、综合镇痛护理模式
      在镇痛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多类型的药物,通过药物的协同性作用,提升药物的镇痛强度。相对单一的镇痛药物,综合应用的方式能够减少每种成分的摄入量,避免由于某一镇痛药物剂量过大产生副作用。同时,也要采取正确的体位护理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患病状况进行体位调整的指导,避免对疼痛位置的压迫,减少患者痛苦。
      1.3、评价标准
      应用疼痛评价表,对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量化评价,采用NPS 疼痛评分,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微疼痛,4~6 分代表中度疼痛,7~9 代表重点疼痛,10 分代表剧烈疼痛。在患者出院前,应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
      2、结果
      应用无痛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更高。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1d与3d的疼痛数值为7.84+1.42 、6.14+1.73;观察组中,患者的疼痛数值为6.12+1.27 、4.68+1.34。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为96分。
      3、讨论
      骨科围手术期整体的周期较长,包括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由于患者本身身体的特殊状况,会产生疼痛的感受,手术治疗的进行在许多情况下会加重疼痛感。患者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况相互影响,互为表里,在疼痛感受的影响下,患者的身体状况也会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一些患者出现长期的焦虑、失眠等问题,身体恢复得速度较慢。
      采取无痛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程性的关注,护理人员可以借助于专业的健康知识、护理工作经验对治疗中患者出现的各类困惑进行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心理压力将会得到缓解。同时,无痛护理干预的进行是全方位的,患者家属、病房环境等因素也会产生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展开针对性的工作,为患者塑造出适合于恢复的综合环境。综合性的镇痛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镇痛的效果,避免由于镇痛药物的过量使用带来不良的后果。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无痛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痛苦,值得进行继续研究与推广。骨科护理人员,需要结合骨科护理工作的特殊需求,进行工作经验的总结,制定出更为细致的无痛护理干预标准[4]。
      参考文献:
      [1]吴和平.无痛护理干预在骨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3):89.
      [2]赵志凤.无痛护理干预在骨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3):429-430.
      [3]齐慧贞.无痛护理干预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0(01):79-80.
      [4]杨建军,孟兰华.无痛护理干预在骨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08):8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