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负面情绪与住院时间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1期   作者:  1张红艳, 2周怡, 3廉爱玲
[导读] 研究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手术患者护理中对负面情绪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效果。
       1张红艳, 2周怡, 3廉爱玲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腔镜室 150001
       2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手术室  200127
       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心手术室 150001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手术患者护理中对负面情绪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急诊手术患者,随机选取9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入院日期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均实施有效的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总结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1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2.2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负面情绪及住院时间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

    急诊科大概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较重,心脏病、骨折、普通外科及泌尿外科患者比例较大,患者的病情急,入院时就带有紧张的情绪,进入手术室心情更焦虑,所以术中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是非常重要的[1]。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有人性化的护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实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配合医护人员治疗。选取本院90例急诊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研究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及住院时间的效果影响。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时间:2019年6月-2020年6月,对象:90例急诊手术患者,两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平均年龄分别是:男性22例,女性23例、24-72周岁、(48.00±2.65)岁;普通手术15例,骨科手术14例,泌尿外科手术16例。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平均年龄分别是:男性19例,女性26例、22-68周岁、(45.00±3.67)岁;普通手术12例,骨科手术15例,泌尿外科手术18例。两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选择标准:①各项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均属于急诊手术指征;②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③在整个过程中,患者或家属需要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2]。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日常检查、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急诊手术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1)手术室心理护理[3]: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和麻醉清醒度,说一些安慰的话语让患者的心情稳定下来,紧张容易引起凝血功能异常,严格按照手术室的相关规定进行,注意无菌操作,出现异常马上处理,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展开心理咨询服务,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这样可以有效消除患者心理上的负担和对疾病的疑虑,避免患者对所患疾病产生不好的想法,赢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让患者对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充满信心。(2)感染及出血护理:首先要预防伤口感染,护理人员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定期进行消毒换药,如果伤口出现红肿或炎性病变,需马上进行处理。观察术后出血情况,术后不可剧烈运动,活动要轻缓,出血主要是因为凝血机制异常、肝功能异常及伤口裂开,出血时患者会感觉腹胀,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若发现出血现象,需马上输液或者其它治疗措施[4]。(3)饮食护理:嘱咐患者多吃清淡及高蛋白食品,术前患者进食时间较久,所以术后不宜吃太多大鱼大肉等油腻的食物,清淡易消化为主,建议少食多餐。嘱咐患者半卧位,在排气之前不可以进食,避免引起肠粘连,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急诊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患者焦虑评分表(SAS)和抑郁评分表(SDS),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护理满意度评判标准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90例急诊手术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之中,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住院时间对比用t检验形式校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用卡方检验进行校准,用(n%)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否则无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住院时间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住院时间见表(1),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两者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护理人员全程陪同患者,并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定时消毒换药,预防感染的工作做到位,注意出血情况,总结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的依从性,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明确护理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可以让患者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进行术后恢复,术后的护理能够让患者放心,对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充满了信心,有利于恢复健康[6]。
       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1.1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2.23%,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合研究结果,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以来,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的心情,缓解了术后带来的痛苦,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恢复健康,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今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宫秋芳.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247.
[2]钟美琴,钟学武.心理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手术配合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06):693-695.
[3]王珊.心理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疗效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5):152-153.
[4]肖大伟,莫淑英,王锦玲,郭小翠.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急诊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6):119-120.
[5]马利娜.对接受急诊手术的手外伤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5):227-228.
[6]李红慧.手术室护士对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5):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